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周写了几篇关于国央企各部门分析的文章,照例收获了不少吐槽:

国央企各部门:你眼中的自己 VS 其他部门眼中的你,扎心了

国央企工作,各有各的不易,特别是基层,干着最多的活,拿着最少的钱,背着最黑的锅,没有哪个岗位是好干的。

但结合网友的吐槽和身边的实际情况,我认为:现在的国央企,最惨的,还是非业务部门莫属。

——以下仅代表部分国央企,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扛指标、背业绩,层层加码,业务部门压力山大

扛指标、背业绩,层层加码,业务部门压力山大

国央企再特殊也是企业,始终要讲求效益。

而如何创收、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换回钱、如何回笼资金保障企业生存,具体的压力就落在了业务部门头上。

业务部门为业绩而生,以队友公司为例,每年集团下达指标给一级子公司,要求当年销售多少金额、回笼多少金额,一级子公司会在这个基础上加码20%左右,再传达给下面各个分子公司;

分子公司领命后,又加码20%传递下去...

层层加码,最后业务部门的任务指标就比最初设定的高了50%不止。

每天、每月,每年,业务部门就像拉磨的驴,被领导挥舞着业绩指标的鞭子在后面抽打,拉完了一圈还有下一圈,没有终点,永不停歇。

所以业务部门也是加班、出差最多的部门。

别的部门周末休息,业务部门不能休息,因为客户也只有周末有时间接见;

别的部门能休假,业务部门从来没有正常休过年假,因为要二十四小时等待客户召唤。

业绩完成得好,全公司都有份,人人多拿奖金;

业绩完不成,却都是业务部门的锅,拉几个人“祭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保合规、重风控,安全至上,业务部门风险巨大

保合规、重风控,安全至上,业务部门风险巨大

如果说“完成业绩”是业务部门的天职,在如今的国央企,履行这份“天职”可太不容易了。

首先是层出不穷的JJ、SJ要求。标准越来越严格、铰链越收越紧,各个口没有统一标准,拿今天的标准去套昨天的责任。

一件事情,干之前也按正规程序完成了审批,业绩完成了,领导得到了位子、其他部门跟着一起得到了票子,惟有业务部门“哐当”一声被扣上了“不合规”的大帽子。

其次是飘忽不定的风控要求。业务部门是与客户、市场打交道最多的部门,当然也是各类突发事项最多、灵活性要求最大的部门。

有的事项,事前沟通的时候可以,干完了告诉你不行;

有的事项,流程都走完了,告诉你制度、规定发生了变化,干不了;

有的事项,今天还可以,明天要求又变了。

所以业务部门一边要面对业绩压力,一边要忙于自证清白,还时常要掏自己腰包、垫付公家费用,

评论区就有网友,两年前的费用到现在还没报下来。

最后是越来越冗长繁琐的流程要求。为了保证绝对安全,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层层审批、集体决策,每做一件事情,没有七八九十个流程,根本开始不了。

大量的时间,花在低效的沟通、流程、决策上,大量的市场机会,浪费在各层级审批人的七嘴八舌里。

外行指导内行,业务部门一个头两个大

外行指导内行,业务部门一个头两个大

“外行指导内行”,是很多国央企的特色。“外行指导内行”,是多少国央企人的噩梦

很多领导,向上管理很有一套,业务工作却一窍不通,偏偏为了证明自己的英明决断,还喜欢事无巨细管一管、“我是领导我说了算”。

同时外行领导虽然要靠业务部门出zheng绩,却只知向业务部门施压、不给支持,选人用人、绩效考核也全凭个人好恶,

又给业务部门的工作,增加了一重难度。

新形势下,“戴着镣铐跳舞”的业务部门

新形势下,“戴着镣铐跳舞”的业务部门

如今的业务部门,可谓是“戴着镣铐跳舞”,在重重束缚之下,负重前行。

虽然如此,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业务部门。

一是承担企业核心业务的业务部门,对公司价值更大,如果真的是业务大牛,换领导也不会那么容易被边缘化;

二是业务部门的工作更有市场价值,和外界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接触的人脉、信息比较广泛,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有好处;

三是业务部门虽然工作难做,但多多少少还是能体会到一些价值感和成就感。

最后,如果你想进国央企的业务部门,又想过得好一点、地位高一点、还能有所发展,我的建议是:

进一家一把手是业务出身的国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