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置康复大学的通知》,明确康复大学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0000人。

昨天(6月19日),“康复大学本科招办”发布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第一年批准招收本科生的康复大学只面向山东、河北、河南、湖南、江苏这5个省份招生。其中,面向山东招收226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招生计划,今年康复大学确定5个专业启动本科招生,分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含智能机器人方向)、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康复作业治疗专业

在考生和家长关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该计划也进行了着重说明。按照计划,康复大学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小班化教学、自主选课制、国际化培养、全员导师制、现代书院制、全程科研训练和融合式育人等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能够引领康复事业发展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修部分课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同时,该校还将全程双语教学,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展国际交流访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康复理念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学生自大一起就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同时开设系列科研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首批招生专业均与一流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签署合作协议,设立联合培养创新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医教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康复大学还在其发布的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中详细介绍了首批招生的五个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就业去向——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掌握系统现代康复知识和国际最新物理治疗技术的专业领军人才;专业按照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PT)国际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国内顶尖康复机构开展临床实习;积极拓展境外培养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研修和海外实习机会;通过国际物理治疗大师的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接受系统全面的AKA、NJF等前沿的特色物理治疗技术培养。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三甲医院、康复医院、高等院校及康复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康复作业治疗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掌握系统现代康复知识和国际最新作业治疗技术的专业领军人才;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康复作业治疗创新班,采用“1+3”培养模式(1年级在康复大学校内学习,2-4年级的专业理论授课、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全程在国内顶尖康复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内完成),按照国际标准设置课程,培养优秀作业治疗师;积极拓展境外培养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研修和海外实习机会。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三甲医院、康复医院、高等院校及康复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临床医学

专业特色:专业秉持“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新医学发展理念,遵循国际医学教育认证标准构建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课程体系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机融入临床康复学和康复治疗学的教学内容,全程双语教学,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具有康复理念的高素质临床医师。已与山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师资互聘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赴山东大学交流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也可以在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以“面向医科、背靠工科、医工融合”为特色,注重康复医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师资互聘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流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智能康复医疗装备、互联网医疗等高新技术企业、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就业。

生物信息学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聚焦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将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大数据结合,培养掌握先进生物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胜任医学管理、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工作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已与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教研工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赴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交流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也可进入基因测序、智能生物医药、精准医学等科技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就业。

来源:“康复大学本科招办”公众号、海报新闻 记者孙杰、济南时报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