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参加工作后,他凭借出色的才能长期为蒋介石起草文件,被人们称为“蒋介石的文胆”,也被很多人称为“国民党第一支笔”。1948年,陈布雷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布雷有个女儿,名叫陈琏,陈琏的丈夫,也就是陈布雷的女婿,名叫袁永熙。袁永熙是抗日战争时期加入我党的有志青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务,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袁永熙的故事。

袁永熙出生于1917年,祖籍贵州省修文,出生于天津,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早年时期,袁永熙主要生活在天津,1928年,他跟随家人迁居到北平。在北平期间,袁永熙先后就读于育英中学以及师大附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伴随着读书的增多,袁永熙也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35年,高中毕业后的袁永熙不幸患上了肺结核,那段时期,他主要以养病为主,闲暇时间也阅读进步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袁永熙的家人陆续离开北平,1938年,袁永熙也带病离开北平,并于5月到达西南联大所在的昆明。在这之后,袁永熙开始复习功课,准备报考西南联大,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袁永熙也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38年秋天,袁永熙加入了我党,同时,他也成功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

在这之后,袁永熙长期活跃在西南联大为我党从事秘密工作,期间他还前往重庆等地,接受南方局的指示,也是在西南联大期间,袁永熙认识了陈琏,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后来陈布雷托人调查了袁永熙一番,对袁永熙的家世非常满意,同意了这门亲事,1947年,袁永熙与陈琏在北平结为夫妻。

两人婚后不久就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狱中,袁永熙没有暴露身份,也力所能及地保护了其他同志。此后在陈布雷以及袁永熙姐夫的保释下,袁永熙恢复了自由。恢复自由后,陈布雷在南京给袁永熙夫妇在南京找了一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1月,陈布雷自杀之后,袁永熙借助安葬岳父的机会,在组织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北平,留在北平工作。不过,当时组织审查袁永熙在狱中的表现时,认为袁永熙签了一份悔过书,有“思想动摇”表现。

其实,袁永熙当时如果不签悔过书,大概率会暴露身份,因为其他人都签了只有他自己不签,反而更容易暴露身份。另外,袁永熙在签悔过书时,在“误入歧途”等字样前面都加了“从未”二字,表明自己“从未误入歧途”。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被认定为“可重新入党,不影响将来的使用”。

重新入党必须要先开除党籍,就这样,袁永熙第一次被开除了党籍。袁永熙虽然有千般委屈,但也只能默默承受。新中国成立后,袁永熙投身教育工作,而且也重新入了党,并担任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助理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袁永熙再次受到冲击,并被划为“右派”。在这之后,袁永熙又被开除了党籍,并被下放到南苑生产队劳动。1965年,袁永熙被送到河北省南宫县的中学当老师,但不久后,十年浩劫开始,袁永熙再次受到冲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关部门重新调查了袁永熙的案件,推翻了过去的一切不实之词,为袁永熙恢复了一切名誉,也恢复了袁永熙的党籍。

1982年,袁永熙被任命为北京经济学院院长,此后他又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继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1999年,袁永熙因病去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