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3月23日,92岁的哈耶克在弗赖堡逝世。

几十年来,哈耶克早已跻身先知的殿堂,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有人对他的诺奖津津乐道,有人关注他与凯恩斯的论战,有人盛赞他是“乌托邦的掘墓人”,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其实,哈耶克最伟大的贡献,是在科学压倒信仰、民粹吞噬价值、两大阵营对峙的时代,以全新的视角,为现代文明诸多理念,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我们更清醒、更坚决地捍卫现代文明。

至少有四点,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社会。

▌原创思想一:从“演化”的新路径,证实了自由的价值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毫无疑问,最重要的就是自由。

在哈耶克之前,无数思想家都从“自然法”“天赋人权”等角度强调过自由的重要。

比如洛克主张,人类以宪法契约的形式组建政府,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和自由。

美国宪法也声明,每个人天生就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耶克却独辟蹊径,在《自由宪章》等著作中,沿着休谟、达尔文等先辈的思考,提出了“演化视角的自由观”:

他认为,自由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无论是民主、正义、科学等价值观,还是产权、法治、市场等社会秩序,都不是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数百代人的漫长岁月中,竞争演化而来的。没有自由,就没有这些动态演化过程。

文明史上,人类以医学取代巫术,以机器解放人手,以公民取代奴隶,以“分立的产权”取代“部落共同所有制”,也都是在自由、开放的竞争中,偶然出现,因促成了种群的兴盛,在自由的推动下,壮大并扩散到全人类。

所以说,如果自由是1,那么其他价值就是排列在1后面的0;一旦自由倒下,理性、正义、和平等等将会全部归零,社会秩序也将趋于崩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耶克还进一步扩大了对自由的思考:商品市场没有自由竞争,质次价高的企业就会鸠占鹊巢;思想市场没有自由竞争,错误的观念就会流毒人间。扼杀自由竞争,就是扼杀自己的生存和未来。

原创思想二:从“理性被滥用”的新视角,清算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在宏观上不可行”,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常识。

但大部分人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很少有人知道其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的解释,来自哈耶克的老师米塞斯,米塞斯认为消灭私有产权,就消灭了价格信号,就无法实现经济计算和资源配置。

哈耶克站在米塞斯的肩上,看得更远。他认为市场分工的本质其实是知识分工,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掌握分散在市场中的全部知识。

所以计划经济的失败根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科学问题:中央计划无法收集和利用,无数个人、企业的分散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通往奴役之路》《科学的反革命》等著作中,哈耶克还进一步发现,人们狂热地迷恋计划经济乌托邦,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工程思维”作怪:

理性的大踏步前进,使得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于是很多人以为,像语言、道德、市场、政治这样的复杂系统,也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实验、观察、检验,并通过数学模型精准预测,精确计划。

这是对自然科学的奴性模仿,是把有思维、有道德、有独立意志的人,当成无意识的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滥用理性的方法,是一种致命的自负。他们许诺的都是天堂,带来都是地狱。

▌原创思想三:以“普遍无知”的新论据,捍卫了有限政治

不受限制的权力太过危险,如今已经成为常识。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基于“政府可能作恶”“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等直观感受或经验,主张限制公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致命的自负》等书中却独辟蹊径。

他认为,人类永远处于相对无知的状态,且每个人都只能掌握极少的知识。政府对于实现繁荣所需的知识,同样一无所知。

掌权者的动机或许十分高尚,但由于他无法掌握每个人繁杂多变的情形、动机和决定,因此绝不可能为“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出“公认的统一尺度”。事实上,根本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福利函数”。

所以,即使是“一心为民造福“的权力,也是应当受到严格限制。否则只能是好心办坏事、集中力量办坏事。

哈耶克更进一步指出,国家不应该制定具体目标,而是要把功能限定在保障公共安全、私有产权和公正规则的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社会秩序的基础,必须由抽象的、一般的正当规则构成,这些规则对事不对人。只有建立起维护抽象规则的法治原则,才可能给个人自由、具体目标留下足够的空间。

所以说,限制权力的理由,不在于“政府有意作恶”,而在于政府注定“无知”。

▌原创思想四:以“开放”的新标准,洞察了文明的本质

究竟什么样的社会秩序,才算是文明的秩序?长期以来,流行着两种说法。

一种以时代或“生产方式”来区分。比如国人最熟悉的、来自西方的“五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越来越高级。

另一种是以种族、宗教来区分。比如亨廷顿认为,人类有七种社会秩序,基督教西方最高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两种区分方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道德。比如资本主义国家,也搞计划经济。而某些基督教国家,比原始部落更专制。

哈耶克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站在亚当·弗格森等思想家的肩上,打破时代、宗教、生产工具等表象的干扰,洞察了人类文明的“一般性原理”。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秩序可以分为两种——“封闭秩序”和“开放秩序”:

封闭秩序的资源和机会,是以权力和出身来分配,崇尚集体本位的巫术与权威;

开放秩序的经济、政治、荣誉机会,对所有人公平开放,崇尚才能和美德的自由竞争。

人类的文明进步,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扩大自由、正义、和平、繁荣与宽容。而封闭秩序和开放秩序之间,存在着半开放的秩序,它可能走向文明,也可能重返野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以“开放”“封闭”为标准,衡量社会的视角,可谓洞察了文明的本质。

正如哈耶克“思想市场”与“开放市场”的逻辑——历史的博弈没有终点,但观念先于历史。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越发朝着哈耶克预言的方向发展:宗教、国籍的身份标识逐渐走向解体;

科学越发强势、自由越发衰微;大众看不见自由获胜的可能,甚至沦为“专制的吹鼓手”而不自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克顿勋爵说,“自由的真朋友历来很少”。越是在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和社会大洗牌的时候,我们越需要重读哈耶克。然而哈耶克多部著作,在国内都难以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