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台办举行联合专题记者会

直新闻:“两高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简称《意见》),21日,国台办召开联合专题记者会,你对此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对国台办6月20日预告周五(21日)下午将举行联合专题记者会,岛内媒体普遍都在猜测会有重大事项宣布。现在,随着《意见》的正式发布,国家多部门联合专题记者会的正式召开,这“重大事项”的谜底,可谓靴子落地了。

请注意,全文发布的《意见》在最后一条即附件第22条明确,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所以这总计22条、全文2600多字的重磅内容,已经即时生效了。现在,当然是那些被钉上“台独”顽固分子耻辱柱的岛内极少数人,如萧美琴苏贞昌、吴钊燮、顾立雄、蔡其昌、柯建铭、林飞帆之流,他们最感到心慌恐惧的时刻,虽然其中有些人还在台上嘴硬叫嚣,但大陆强力部门执法办案的震慑与压迫感,将会随着《意见》的执行、时间的推进,越发成为“台独”顽固分子的难以承受之重。

我们常说,“台独”就是死路一条,数典忘宗背叛国家,那是不可饶恕的重罪,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敌人。这份《意见》给出了这条“死路”的场景描述,今天海峡两岸包括“直新闻”在内的不少媒体,都在滚动报道标题中突出这一事实:“台独”顽固分子罪行最严重者,可依法判处死刑。我认为这是来自大陆司法执法强力部门的最有力警告:“台独”顽固分子,如果你们不知悔改,继续倚洋谋“独”胡作非为,不但祸岛害岛,也会搭上个人的身家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众举牌称“中国必须统一”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这总计22条、全文2600多字的《意见》,释放了哪些关键信息?

特约评论员 管姚这份《意见》由“两高”即最高法与最高检、三部即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合署发布,这代表14亿中国人在台湾问题这一关乎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国家最核心最重要议程上的再一次严正发声,也是国家司法执法强力部门对于岛内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再一次的强势“亮剑”,是坚决打击、惩戒“台独”顽固分子的工具箱的再丰富。当然,这份意见更是对台海大势的再确认。台海大势是什么?中国最高领导人反复强调,祖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也是人心所向。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与强大实力。

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再一次,正如今天“两高三部”联合发布所强调的,《意见》是根据《反分裂国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制定发布的,对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具体界定、定罪量刑标准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也为司法办案提供了明确指引。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持续打击“台独”势力,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我们的法律工具箱其实已经非常完善丰富了。甚至针对国家统一的非和平方式应对,《反分裂国家法》早已明确给出了法律适用场景描述:“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必须要强调指出,这份《意见》实际上是在司法办案、量刑定罪上的行动指引,早在《意见》公布之前,从《反分裂国家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落地生效那一刻起,中国相关部门的执法就一直在稳步推进,悬在“台独”顽固分子头上的司法利剑,其实从来就没有移开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清德上台执政已满一个月

直新闻:外界也注意到,《意见》此时发布,时逢赖清德上台执政刚满月,这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从上台伊始发表所谓“台独”自白书,到一段时间以来台立法部门民意代表拳头乱飞打成一团,这一个月来赖团队的执政表现可谓天怒人怨,现在大陆完整全面地发布执法问罪甚至缺席审判“台独”顽固分子的实操指引,其警示意义不言而喻。

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曾严正警告,“台独”分裂势力闹腾得越凶,只会灭亡得越快。如果说这代表军方的严正立场,那么也可以这样说,随着《意见》的发布再确认,“台独”分裂势力闹腾得越凶,套在其脖子上的法律绳索,也就勒得越紧。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威力也在于实施,我也很期待能看到执行《意见》、实施《意见》的现实案例。当然也要指出,虽然大陆强力部门强势亮剑,这并不意味着上榜“台独”顽固分子就没有任何出路了。我建议这些人也不妨细读这份《意见》,须知,《意见》也明确这一大原则:坚持宽严相济,体现罚当其罪。坚持依法惩治,做到当严则严,该宽则宽。

如果“台独”顽固分子主动放弃“台独”分裂立场,不再实施“台独”分裂活动,并采取措施减轻、消除危害后果或者防止危害扩大,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可以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对涉嫌数罪中的一项或多项不起诉。也就是说,到底选对抗到底的死路,还是走迷途知返的活路,要看这些人的抉择。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