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公布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以下简称“阿里数竞”)决赛通知。决赛将于6月22日举行,形式为线上个人闭卷赛,分为5个赛道,选手可以任选1个赛道,选手可以在当天0:00-24:00任意连续8个小时作答。考试期间共有2次小休机会,每次30分钟,小休时间计算在8小时作答时间内。 此前,入围决赛的17岁中专女生姜萍引起广泛关注,她在预选赛中获得了全球第12名的成绩。 两轮比赛在考察难度上有何差别?知乎网友“Richard Xu”在首届阿里数竞预选赛中获得并列16名,今年,他也进入了决赛;刘先生则曾多次参与阿里数竞决赛。红星新闻对话两人,谈预选赛及决赛异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3月29日,第一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颁奖典礼在杭州举办 据ICphoto

红星新闻:两轮比赛在题目题型、数量上有什么差别?

Richard Xu:决赛题目分为5个赛道,过去曾有选择1个主赛道、1个副赛道,今年是选择1个赛道。预选赛题目是综合各个领域,决赛的几个赛道均有涉及,各赛道占比差不多。今年预选赛有7道题和多个小问,决赛是每个赛道6道题。

刘先生:预选赛题目的总体数量更大一些,决赛的数量更少。预选赛中前几题为选择题,其余的解答题;决赛都是解答题。

红星新闻:预选赛的题目难度如何?

Richard Xu:我个人判断,预选赛题目难度基本上在数学本科水平及以下,有个别是本科高年级水平,题目更强调生活性和趣味性,今年有题目是关于“如何打游戏”。有些人对题目难度的评价混淆了“题目的背景”和“解决题目所需的知识”,导致看起来对题目难度的评价忽高忽低。以今年预选赛第二题为例,题目的背景是连续时间的博弈论或控制论,这些通常是本科高年级甚至研究生才会选修的课程,但是解决题目只需要想到要“倒推”出结论和简单的概率论知识,大多数高中生经过点拨也能理解。

刘先生:往年预选赛题目涉及范围大概是初等数学或者数学本科大一大二的内容,偏技巧性,整体难度比决赛要低不少。今年预选赛的难度要高一些,涉及不少专业知识,非数学专业可能有些题目无法看懂。确实有“表述高深、实际涉及考察内容不多”的题目存在。

红星新闻:决赛的题目难度如何?

Richard Xu:在首届比赛时,我在预选赛时题目基本上都做出来了,而且答案大多数是对的,扣掉的分应该是过程有瑕疵;决赛只做了一至两题,不确定有没有做对,没有拿到奖。我是高中数学和信息学竞赛选手,都拿过省级一等奖;本科也修习了数学第二学位;博士阶段主要研究理论经济学,对特定方面的数学知识有比较熟练的掌握,也和决赛选择的赛道比较重合。由于决赛很多题目超过了我的水平,我判断决赛难度水平在数学本科高年级到研究生之间。不排除有些题目来自于研究前沿,可能是从前沿论文中拿出较为简单的中间结论作为试题,更专业一些。

刘先生:决赛题目的难度相当于博士资格考试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水平,考察专业知识运用。决赛的题目中也有一定的区分度,简单难度可能会要求对研究生教材中的定理的变种进行证明。如果决赛要获奖,不止是要求数学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的水平。

红星新闻:预选赛和决赛的成绩有关联吗?是否可能出现预选赛优异、决赛不佳,或者相反的情况?

Richard Xu:我参加首届比赛时,预选赛排名不错,决赛重在参与。回忆当时决赛,题目做不出来有几个原因:其一是赛道划分的问题,我熟悉运筹学,但运筹学所在的赛道还有很多我不熟悉的领域;其二是结论应用和理论推导的差别,我从事的是经济学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是学习怎么运用数学知识,对于理论推导掌握得不够扎实;其三是学科广度问题,同样的科目,不同老师的教授方法、教材不同,覆盖的内容不一样,参加第三方考试时就会出现差异;其四,我在上数学系高年级课程时,掌握水平比较一般,时间久了有所遗忘,更做不出来了。

刘先生:往年有过选手进入决赛但在决赛拿到0分的情况。就往年而言,在题目难度、考察范围上,预选赛和决赛几乎没什么重叠。今年预选赛难度变高了一些。到了决赛,有的情况是题目都看不懂,更常见的情况是:你知道题目要自己做什么,但是做不出来。也有决赛排名靠前的选手预选赛排名不高,因为只需要达到进入决赛的大概分数就够了,在预选赛上花费的时间不多。

红星新闻:开卷或闭卷会有什么影响吗?

Richard Xu:我自己感觉影响不大。这次预选赛,我没做出来第三题第二问和第五题,尝试着搜索了一下,并没有什么帮助。首届比赛中有一道线性代数题是课本习题,稍微搜索能够找到,但这次没有这类“经典题”。

刘先生:有一些影响,不过大多不是“经典题”。今年,有人说ChatGPT能解答出一道预选赛题目,但其实今年AI参赛的结果也并不理想。

红星新闻:预选赛作答时间有48小时,决赛限制8小时连续答题,两轮比赛用时不同会有什么影响吗?

Richard Xu:首届比赛时,预选赛我答题用满了两天时间,直到最后一刻才交卷。今年预选赛答题我第一天完整参与了,第二天因为有事所以没有继续。决赛限时对我影响不大,因为我也不能都做出来,估计不会用满8小时。

刘先生:预选赛是可以中途退出、重新进入的,也可以修改自己的答案,只要在截止时间前提交就可以了。决赛用时因人而异,每道题都比较耗时,可能一道题需要耗费1个多小时,还是看个人的水平。

红星新闻:决赛是如何监考的?

Richard Xu:线上作答,没有要求要在线下集中。需要开启摄像头。

刘先生:需要开启摄像头,单机位,今年还要求开启麦克风。决赛要连续作答,会要求不能长时间离开答题浏览器。往年,决赛期间中途离开摄像范围是没有影响的,可以中途离场去上厕所或吃饭。由于决赛是自选时间段答题,所以大家答题会有时间差异,同一赛道使用的都是同一套试卷,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红星新闻:提交答卷是否有硬性格式规范要求,是否一定要使用LaTeX?

Richard Xu:不是。我首届比赛是用Word和它自带的公式编辑器,写了文档后上传,这次是用了带LaTeX功能编辑器的网页端。可以拍照扫描手写答卷。

刘先生:不是。数学专业一般是用LaTeX编辑,它的网页也支持。也有人是截图上传PDF,也可以拍照扫描手写答卷。

红星新闻记者 陈馨懿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