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的能源项目,都推进地较为困难,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就是如此。

从去年开始,该项目就多次被曝暂停,而原因就是美西方的制裁,导致俄方很难拿下出口的长期合同,同时由于缺乏可用的运输船只,俄方的货物交付也不得不推迟。再加上该项目是一个跨国项目,除了俄方自己持有的60%股份外,算是美国盟友的法国和日本,还分别持有10%,这就给项目顺利推动带来了不确定性。

而近日,一向让俄方很是安心的另一个项目持股方,中方这边,也传出企业退出的消息。

(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

据俄方媒体表示,负责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模块建造的一家中企,已经宣布退出了。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决定从现在开始,止在俄罗斯联邦所有的项目,并立即无限期停止参与新项目。

至于退出的原因,这家中企则表示,是出于对“未来运营”的担心。但同时该中企也承诺称,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决定会给俄方合作伙伴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该公司将尽一切努力,妥善解决后续的所有问题,确保俄方的项目能平稳过渡下去。

法国公司在2019年签订的合同中透露,这家中企从事的是为俄方设计、供应设备、材料和零部件等工作,在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中,也是主要的技术合作伙伴之一,参与了该项目2号船厂和模块的建设。

根据协议,这家中企曾为2号项目第一条和第二条生产线运送了模块,之后将在2026年投入使用的第三条技术生产线模块,也应该由其提供。此外,该中企还计划参与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的陆上发电站建设,这一发电站分为三期实施,每期建设400兆瓦电力,由该公司安装其设计和制造的四个模块。

对此,中企已经表示,在终止合作之前,将会把俄方订购的模块,都交付给俄方。

可以说,在和俄罗斯的合作中,这家中企是守好了最后一班岗,按照协议规定完成了所有任务的。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而对于俄方来说,中企的苦衷,俄方也应该理解理解。

当下中企参与俄方项目,主要面临两大困境。

一是受制裁的问题。

当下俄乌冲突还未结束,美西方仍在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试图以此来“逼停”俄罗斯。日前,欧盟成员国就在对俄罗斯实施第14轮制裁方案上达成了一致,而这其中,就包括禁止转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这也是欧盟对俄方的制裁中第一次出现针对液化天然气的项目。

虽然是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美西方的这一系列措施,将给参与的中企,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首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技术和设备禁运,会直接影响到中企在俄的工程项目,导致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关键技术的采购困难,这样就增加了中企的项目成本,延长了项目周期,不利于中企自身的利益;

其次,与俄罗斯合作的中企可能会被欧美视为违反制裁规定的行为者,从而在试图进入或扩大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时遭遇障碍,影响未来的投资机会和市场扩展;

再者,国际供应商为避免触犯西方的制裁规定,可能会中断与参与俄罗斯项目的中国企业的合作,这就会导致中企的供应链不稳定,影响中方的生产和项目的执行。

所以,出于对自身利益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考量,中企选择退出合情合理。

(人民币和卢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币和卢布)

其次,就是制裁影响下,中俄贸易结算困难的问题。

当下美西方已经针对俄罗斯银行发起了各种制裁,这就限制了俄罗斯使用国际支付系统如SWIFT等进行跨境交易,影响到了中俄之间的贸易支付。这一情况,就影响了中俄之间正常的商业运作。根据中俄商界人士的反映,中俄贸易目前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俄罗斯企业,难以将资金顺利打入中国企业账户中。

在这种情况下,结算周期就会被拉长,而这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进一步威胁企业的日常运营及扩张计划。甚至为了应对结算困难,企业还需采用更复杂的金融工具或服务,这又会增加交易成本。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并没有可行的解决措施,中企面临的风险,就远大于潜在的利益,因此中企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对于中企退出的选择,俄方也应当予以充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