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

地方金交所加速退场!

6月21日, 广东、天津、山西等八地的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公告,宣布取消辖区内金交所的业务资格,并有多地对辖区内金交所实现清零。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 今年第三波金交所集中关停。此前在3月和5月, 湖南、辽宁、山东、吉林等地相继宣布关停金交所。

广东、天津等八地宣布关闭金交所

6月21日, 广东、天津、山西、黑龙江、海南、河南、厦门、宁波的金融管理部门集中发布公告, 宣布取消辖区内8家金交所业务资质。其中,广东、天津、山西、黑龙江、海南、河南还表示, 已对辖区内金交所实现清零

具体来看, 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文称, 取消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资产交易业务资质。取消后,广东省(不含深圳,深圳市自行开展辖内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 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文称, 取消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金融资产交易业务资质。取消后,天津市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发文称,取消山西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资产交易业务资质,山西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不再从事金融资产交易相关业务(仅限于存量业务的处置清理)。山西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闭后,山西省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省委金融办监管一处发文称, 取消黑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业务资质。黑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业务资质取消后, 黑龙江省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文称, 取消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资产交易业务资质。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海南省辖内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文称, 取消中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资质。取消后, 河南省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文称, 取消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资产类交易业务资质。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不再从事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相关业务

宁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文称, 取消宁波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资产类交易业务资质。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宁波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不再从事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相关业务

前述八地金融管理局均表示,按照有关规定 ,除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外,其他各类地方交易场所或企业经营不得金融化、证券化、期货化,不得为非标债务融资活动提供登记、备案、销售、挂牌、结算等相关服务和便利。

同时,多地金融监管局提醒投资者, 市场上部分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带有“产登”“产登信息”“产登管理”“产权交易”“产交信息”“结算”等字样的企业,未经国家有权部门依法许可,为非标债务融资活动提供登记备案等服务, 属于“伪金交所”,存在较大风险。请社会公众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如发现“伪金交所”相关线索,请积极向属地政府监管部门反映;涉嫌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地方金交所加速退场

据悉,早年间,金交所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过近年来, 部分非法金融活动打着“金交所”的旗号,变相从事非法融资,引发了不少金融风险

监管部门也持续关注此类问题,并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对辖内金交所进行清理整顿。如去年11月,证监会发文称,加强监管协同,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今年以来,各地金融管理部门正加速整顿金交所,半年不到的时间已迎来三波关停潮。

具体来看,第一波是在3月,湖南、辽宁、重庆、西安相继宣布取消辖区金交所相关业务资质。之后在5月,深圳、山东、吉林、江西、青岛五地相继宣布取消辖区金交所相关业务资质。

此外,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党支部近日在署名文章《以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提出,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 一些地方金交所、“伪金交所”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在经过整治后风险得到有效遏制,但解决金融泛化问题仍需持续加力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