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4日,毛主席通过中华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他将我国的领海宽度从原先的3海里变更为现有的12海里,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决定,为我国争得了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

有人担心,此举会引来各国反对,毛主席只用了一句话便将众人堵住。

那么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话呢?有关各国反对的声音又是如何被一一破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我国对于领海管控的条例,在这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不允许任何其他国家在没有许可的条件下,私自进入我国领海海域及其领空。

毛主席的这一举动,极大地保护了我国临海城市的安全,也让我国东部免于暴露在敌人的攻打范围内。

然而,当这个决策发布之时,却引起了以英法美为代表的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

但根据1958年所签署的《领海公约》来看,毛主席这样的划分并没有任何违背之处。

这也让这些欧美国家虽然气愤,但又找不出任何可供他们口诛笔伐的瑕疵,因此,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自古以来,由于海洋与陆地的巨大差异,世界各国对于领海的划分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一直到1566年,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出台了一项规定,这才让纠缠多年的海洋纷争暂时停歇下来。

菲利普规定,从西班牙的海岸往海平面上看过去,人类目之所及的范围便皆归属于西班牙。

在此范围内,任何国家和个人要想驾驶船只经过这片海域,都必须经过官方的认可。

并拿到证明文书,否则,西班牙的军队有理由将这种行为视为入侵行为,并有权利展开武力攻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班牙视野说,后来,也引来许多国家的竞相模仿,这种模式也逐渐沿用了下来。

与陆地不同的是,海平面拥有十分广阔和平坦的属性,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人的视力最多可以看到长达14海里的距离,按照距离换算,14海里可以约等于26公里的长度。

因此,当年的西班牙领海面积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毛主席又是根据何种因素来划分我国领海面积的呢?

在64年前,毛主席的这一伟大决定,将我国海域面积从70万平方公里变成了如今的300万平方公里。

既保障了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安全,又为我国争取了无数自然资源和矿物资源,实在是明智之举。

在发布这个决策之前,毛主席曾经仔细地研究了我国各种射击大炮的射击里程,最终决定,将我国大炮的最远射击距离,设定为划分海域的依据,也就是如今的12海里。

毛主席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举措必定会引起一些欧美国家的不满,并且,在科技并不发达的64年前,中国人民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我国海军力量更是薄弱,恐难以抵抗外敌。

但毛主席说:“他们的话并不是圣旨,中国也无需听从别人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动,中国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海洋主权的重要性,孙中山先生曾经十分忧虑地提到:“太平洋之问题,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的关键。”

不仅如此,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时候,也曾公开向世界宣布过中国的领海面积为3海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海域的主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同陆地一样十分重要的存在。

但随后,由于国内战乱不断,中国对于领海主权的控制有心无力,许多国家对于蒋介石的这条规定视而不见,肆无忌惮地在我国海域内穿行来往。

并屡次掠夺我国海洋资源,从中获利,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样的事件才逐渐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