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公布,阿里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引人瞩目的是,这是阿里云继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后,第三次受到国家科技大奖的肯定,也是国家对阿里云科研成果的又一次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为什么又是阿里云?众所周知,大模型时代,突破算力瓶颈是打赢AI竞争战的关键。据悉,阿里云与湖南大学等机构联合攻坚,解决了融合计算的系列难题,研发了融合计算服务化平台及应用,实现了该项核心技术的关键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为重要的是,针对融合计算性能瓶颈问题,阿里云基于自研神龙架构进行了系列创新与优化,将虚拟化性能损耗降为零,并将技术成果在阿里云数据中心落地,显著提升了整体计算效率。例如在深度学习场景下,第四代神龙架构可提升分布式NLP和视觉计算30%的训练性能。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为项目成果技术先进、应用及产业化情况良好,在融合计算模型和计算服务化等方面国际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只是国家给予阿里云荣誉奖励,阿里云15年来从0成长为世界第三大云厂商,其成功更是离不开国家在背后的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核心系统100%运行在阿里云上,成功举办了史上首届“云上冬奥”。2023年,阿里云又助力杭州亚运会举办了亚运史上第一届“云上亚运”。此外,阿里云还为12306、国家税务总局等提供技术支持。如不是国家把重大项目给阿里云“练兵”磨砺技术,很难想象阿里云能发展如此之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当下竞争最为激烈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阿里云也用行动回馈国家的信任。目前,阿里云是国内唯一既自研大模型技术,又主张大模型开源的云厂商。不久前,阿里云对全社会开源大模型Qwen2-72B,更是力压群雄,位列美国最新测评榜单LiveBench AI的开源大模型全球第一。在普惠云计算上,过去十年,阿里云将计算成本降低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0%。

这也导致了许多外媒接连发表感叹:中国有许多资质良好的公司被低估!意大利Askanews新闻社评论称,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正在引领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法国科普类网站则撰文指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中国许多成熟的科技企业或初创企业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不断发展,成长为拥有世界眼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网上总有些人低估本土企业,殊不知中国科技突围需要国家和企业携手共进。可以说,阿里云第三次获得国家级大奖是实至名归,不仅说明了阿里云在云计算和AI领域的硬核实力,更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前沿科技方面强大的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