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在网上发求助信称,他们这一批1800名同等力学博士研究生经过严格招生考试,符合招生简章要求被招进学校,完成了规定的所有课程,在临近毕业时,却被告知无法授予学位,被要求签署退学协议退学,学校也不解释清楚具体原因,通过正常途径诉求也没给出任何回应,这种压力让他们感到无助和绝望。希望国家机关能重视并调查其中真相,保护他们这些辛苦求学学生们的合法权益。

该生在求助信中称,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他们在这条艰难的道路已经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努力,也是导师和家人多年来的支持和期盼。现在,所有的努力和梦想都可能化为泡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00名博士生被要求退学不给授予学位,学校应该也会顶着较大的压力吧。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批学生乖乖答应退学,学校在退费上也将面临一笔极大的支出。

这种异常明显的“亏本生意”,学校为什么还要不得已而为之?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原因呢?

好吧,既然学生们是必须要退学的,学校为什么不给出一个让学生们退学的理由?

你连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都不给学生们,学生们又凭什么会乖乖退学呢?

有知情者称,理由是学校突然提高毕业标准,要求毕业博士要有省级以上科学进步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要求如果是真的话,估计得难倒90%以上的毕业生吧。

还有知情者称,深层次原因据说是中国医科大学没有招收同等学历博士研究生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原因,我觉得是有待商榷的。毕竟,在中国医科大学,早已毕业了一批又一批的博士生。甚至有的毕业生,早就走上重要岗位,或成为各大医院业务骨干了。

有网友猜测,也许跟今年出台的《学位法》有关,尽管还没生效,但已经在控制学位质量了。

但该网友的猜测受到了另一位网友的驳斥:《学位法》总体是鼓励招收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1800名博士生为什么要劝退的原因,真相至今扑朔迷离,但学校的态度才最是耐人寻味。

要知道,一个小工厂要辞退一名工人,老板都得给出个理由来。而中国医科大学要劝退1800名博士生,不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怎么可能让这些在寒窗下辛勤耕耘了3~6年的博士生们,乖乖就范?

因为这张博士学位证书,切实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和前途。对他们来说,用一句“生命的难以承受之重”来形容,也莫过于此。

为了探索这起事件背后扑朔迷离的真相,兵叔联系到一名这起事件中的当事人,一个在中国医科大学读了6年博士,正等着拿学位证的学生王刚(化名)。

据王刚称,他当初听到拿不了学位还要被劝退的消息,而且学校又不给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除了愤怒就是愤怒。堂堂高等院校,怎么会做出如此不可理喻的事儿来呢?但后来经多方打听,从小道消息得来的原因是,1998年时,教育部曾给各大院校下发过非对社会公开的文件,要求毕业博士必须要有省级以上科学进步奖,但当时学校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个政策,甚至中国所有的大学都没有严格执行过这个政策。但现在风向变了,学校要严格执行当初教育部的政策,所以他们就成了首批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刚还称,学校或许也很无奈,受到的冲击和损失也很大。因为这1800名毕业生中,超过一半的人是中国医科大学各下属医院的医生,如果这批医生也拿不到博士学位,对医科大学的影响和损失也会很大很大。

如果王刚所言属实,如果以后博士毕业都必须执行“要有省级以上科学进步奖”这个要求,以后因拿不到博士学位而受到冲击的学生,在全国或许会是一个恐怖的数据。

这样的冲击及造成的社会影响,恐怕对所有的大学来说,都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医科大学是承受冲击的第一浪,其处理结果,或许会成为其他大学处理这项冲击的“样板戏”。

资料显示,中国医科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截至2024年3月,学校在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外国留学生662人。

观察发现,自从教育改革扩大招生后,很多大学为了生源,为了经济效益,大多采取了“宽进宽出”的政策。如今,招来的学生是“宽进”了,但毕业时却要求“严出”了,所造成的矛盾和冲击,自然在所难免。

需要直面的是,在当初“宽进宽出”的招生模式下,造成了一大批“高文凭低水平”毕业生,这批毕业生,也成了公众们口中“毕业即失业”的调侃对象。

我们还需要直面的是,在研究生、博士生像流水线一样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时代,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研究生送外卖的比比皆是,博士生为了一个乡镇事业编制,也在千军万马中冲刺这座独木桥。

静待后续!

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