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植集团倒了。

这个消息对金融界来说,和平地炸起了一颗惊雷没什么区别。

中植集团是什么样的存在?

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旗下产业遍布大江南北,在农牧、信托、影视、房地产等产业都深有涉猎。

成立29年来,公司发展迅速,高净值投资人达15万人,单一客户最高投资额50多亿,集团资产最高点3.6万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万亿集团”。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无数金融人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

而如今,神跌落王座,神像轰然倒塌。

无数投资者更在意的是自己无法兑现的钱能不能拿回来?中植集团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是“中”字打头,但中植集团确确实实是一家私企。

中植集团创立于1995年,最初是做木材和木制半生品的企业。

之所以做木材生意,是因为其创始人解直锟刚刚参加工作时,就是黑龙江一家印刷厂的工人。

因个人能力突出,解直锟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厂长,接管了连年亏损的印刷厂,并将其扭亏为盈。

随着盈利越来越高,他手里的工厂越来越多,生意版图也越扩越大,到后期他甚至直接收购了五营区的国有不良资产,这才和“中”字沾了边。

实业起家的中植集团迅速发展,致力于赶上每一个能赚钱的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图

1997年,进军房地产、公路、水利开发行业;2001年,涉猎金融行业,并出资1.2亿构建信托机构。

2008年,中植集团彻底改变经营方针,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金融产业”上。

彼时,“信托、股票、基金、私募”等成为了与“中植系”并列出现最多的词汇。

一家万亿资产管理集团就这样冉冉升起,成为了资本市场上最大、最神秘的操盘手之一。

当然,虽然本身以“信托”为基础筹措原始资金,但像“中植集团”这种规模的金融集团,和普通人是没什么关系的。

金融,是有钱人的游戏。一旦败了,就是惨败。

就像此次中植集团轰然倒下,最崩溃的不是集团的经营者,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那些将身家托付给中植理财师们的中产和富豪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图

2021年,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去世后,受内外环境影响,中植逐渐陷入经营危机。

可作为一家集信托和投资于一身的公司,被曝出经营受挫定然会引得投资人纷纷撤资。

直到2023年,集团经营走入死胡同,一封“道歉信”横空出世,终于将十几万投资人们期盼的心给封死了。

道歉信很长,态度很诚恳,但全是不好的消息。

集团陆续发生实质性违约、集团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

而就在今年1月份,法院受理了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

6月份,清算程序已经正式开始了。这意味着,这座万亿城堡的解体,正式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植集团的解体,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因为在众人眼中,它倒下的太迅速了,以至于很多投资人都没反应过来,自己多年辛苦攒下的家业就这样化为尘灰。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植集团以往刻意的“低调行事”脱不开关系。

不过,说“低调”也是相对而言,仔细翻看中植集团的过去,大家惊讶发现,其实它很有“高调”的资本。

首先是中植集团的大家长——解直锟。

与很多知名企业家不同,解直锟的背景一度非常神秘,虽然构建了如此庞大的“金融帝国”,可其几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和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图

2010年左右,也就是中植集团走上正轨后,他更是直接消失在公众眼前,直到2019年才因为集团危机重新“出山”执掌大船。

这样的“低调”不仅出现在他一人身上,中植集团的所有高层和其家人,对此中情况皆三缄其口。

因而,直到他去世后,大家才知道,解直锟的妻子是中国著名的女歌唱家毛阿敏。

其次,作为中国境内的大型金融集团,中植集团的扩张非常迅速,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公司、机构,都有“中植系”的影子,但大家似乎对此了解并不多。

比如,2021年曾经风光一时的乐视轰然倒塌,乐视大厦也正式进入拍卖流程。

而最终5.7亿拍下的北京衡盈物业,被指属于中植系的浙江中泰创展公司,竞拍人衡盈物业,也属于“中植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图

除此之外,中植集团在“公益”方面也有自己的执念。

湖北口罩危机、河南洪涝救灾、百所安康图书馆慈善计划、深入高校设立奖学金捐资助学等,皆引发外界诸多称赞和讨论。

此外,在多年的发展中,中植集团利用自身庞大的资本,深入各个产业,在消费、保险、健康、半导体、新能源、幼儿早教等方面投资颇多。

也就是说,人们虽然对中植的经营范围没什么概念,但其实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与这家资产管理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俗话说“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中植集团的经营环环相扣,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

原因只有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与中植集团有关系的企业究竟有多少家?

在很多人看来,集团就像“总店”,其名下持股公司就像“分店”,一定是分店越来越多,总店才会越来越好。

这个想法在企业运营初期是有效果的。

就像施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措施一样,将集团主体分割成多份,多份再向下延伸,这是分摊集团风险的最佳措施。

可久而久之,随着整体体量越来越大,公司的经营主体、项目分支、代持企业越来越多,对中植的经营也造成了极为严峻的影响。

“分支”看似独立,但不能完全脱离主体,主体想经营好,必须要有完全控制分支的能力。

可这份控制力,一年两年轻松,三年四年容易,就算发展个十年八年集团也是手拿把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图

而那些分支就像树木的枝条,拼命繁殖将上面的大树往下拖拽,就像大船早期松掉的螺丝一样,“中植集团”这艘大船的沉没速度也越来越快。

其实,这座大厦的倒塌,可以说与创始人的离世有相当密切的联系。

解直锟1961年生人,2021年心脏病突发去世,离世时年仅61岁。

集团员工表示,明明前一天还看到老板精神奕奕的在公司工作,谁能想到第二天便天人永隔。

因为事发突然,解直锟连身后事都没有来得及交代。

这一情况让高度依赖其决策的集团内部瞬间混乱,高层纷纷离职,内部争斗严重,集团管理一度处于“失效”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解直锟去世时,外部环境严峻不已,中植集团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多次暴雷,其他产业也面临着经济下滑的情况。

诸多投资人因资产缩水,将手中信托产品纷纷兑现,造成中植集团账面出现大片空白,拆东墙补西墙手段频出。

可以说,中植集团的落败,那时就已经注定了。

同样是万亿集团破产,中植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中植的倒下可能会引发小范围的“地震”,但成为第二个恒大的可能性不大。

资本的无限扩张让无数人一夜暴富,而资本的瞬间倒下让这些人再次血本无归。

虽说金融是有钱人的游戏,但资产一扫而空的代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雷”暴最快时是与闪电一同出现的,参与理财的人们,入行时真的要谨慎再谨慎了。

参考资料:

上海证券报:《“中植系”终局》

新京报:《“中植系”:低调布局 资本图谱成形》

清流财记:《“中植系”崩溃,万亿帝国倒塌!》

《财经》杂志:《解直锟猝然离世:从印刷工人到亿万富豪,“中植系”走向何处?》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