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俄罗斯的粮食总产量增幅明显,如今已经是世界前五的粮食生产大国。俄罗斯的粮食主产区主要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像东方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粮食产量实在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与我国接壤的远东联邦区,虽然面积不小,高达62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的六成多。但是每年的粮食产量不要说与我国种粮第一省黑龙江比,即便跟吉林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两地的粮食产能到底如何呢?我们一起了解下。

远东地区农业状况

俄远东联邦区由雅库共和国、堪察加边疆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马加丹州等九个联邦主体组成。85%的地区是永久冻土带,其农业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阿穆尔州和滨海边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东地区农业用地700万公顷,可耕地320万公顷,最近几年农业实际播种面积为约240万公顷,也就是3600万亩耕地。其他的耕地主要是饲料地为主,具备转化为耕地的潜力。

由于种种原因,远东联邦区共有约260万公顷各类农业用地未进入市场流通,俄罗斯政府每年会释放出一部分土地进入市场流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中,大豆是最主要的农作物,总产量排名全俄第二;其次是玉米,以及少量的小麦,大豆每年的种植面积在1900万亩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滨海边疆区中俄的界湖兴凯湖地区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常年的种植面积在十万亩以上,那里光热、水资源相对丰富些,为发展水稻种植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地区虽然土地广阔,水源充足,但是它的温度实在太低,堪称苦寒之地,被称为“东极”。靠近我国黑龙江、内蒙一侧的地方虽然具备耕种的开发条件,但是也只能做到一年一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积温不足,每年只能春季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最北端漠河地区常年积温才1000以下,东端的积温相对高一些,也只有2000度左右。而玉米种植的积温要求为2500-2700度, 水稻为 2500度左右,马铃薯为1000-2500度。也就是说黑龙江边境线以南的积温已经快达到农作物生长极限。所以,广袤的远东地区,大规模发展农业根本无从谈起。

再加上,远东地区人口数量稀少,只有600来万,根本无需花费大力气去搞农业开发,而且性价比也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俄远东地区的粮食总产量(谷类与豆类作物)约300万吨,其中,滨海边疆区粮食总产量84万吨,同比2022年减产了四分之一。阿穆尔州的粮食总产量约180万吨,加上其他地区的粮食产量,合计300万吨左右,实在是太高。

吉林:当之无愧的粮食生产大省

在东三省中,吉林的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位居第二。它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跟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国土面积不到后者的三十分之一。但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可谓吊打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地处黑土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这里有辽阔的大平原,土地集中连片,全省耕地面积1.12亿亩,黑土区的耕地面积达9800万亩,仅耕作的黑土地面积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近三倍。

根据吉林农村农业厅公布的数据,2023年,吉林粮食产量达到837亿斤,约合4160多万吨,位居全国第四,再创历史新纪录。这样的一个粮食产量规模相当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14倍。即便是按照3300万亩同等的耕地面积来算,粮食产量也差不多相当于俄远东地区的4倍多。与我国其他种粮大省不同,吉林产出的是商品粮,常年调出量近2500万吨,发往全国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水利骨干工程的完备,这几年吉林加大盐碱地的治理力度,新增耕地92万亩,苏打盐碱地生态种稻亩产可达到1000余斤。按照规划,到2035年前,吉林计划再增产200亿斤粮食,届时年产量将突破5000万吨,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里装进更多“吉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