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有57人,人人都战功赫赫,但和元帅以及大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建国之前,开国上将一般承担战术执行任务,很少参与到战略层次。

建国之后,元帅一般担任中央统筹层次的职务,十大元帅都是中央军委委员;大将则担任中央战略执行的职务,如粟裕任总参谋长,黄克诚任总后勤部长,肖劲光任海军司令员等等;上将则相比建国之前有所进步,担任了区域战略执行的职务,镇守边疆的八大军区司令,有7个都是开国上将。

但在57个上将中,有一个上将非常特殊,那就是刘亚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建国之前,刘亚楼和其他上将一样,承担战术任务

一、建国之前,刘亚楼和其他上将一样,承担战术任务

当然,刘亚楼在建国之前,和其他上将一样,也承担着战术执行的任务。

刘亚楼做东野参谋长的时候,主要负责将林总的战略分解成战术执行下去;刘亚楼做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的时候,负责解放天津,毛主席给3天时间,林总给48小时,刘亚楼超强自信,只要30个小时。这些都是上将级别的贡献,因此,1955年授衔,中央授予刘亚楼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建国之后,刘亚楼承担了大将职务

二、建国之后,刘亚楼承担了大将职务

建国以后,按照刘亚楼的上将级别,最多是担任区域战略执行的职务,但毛主席却将刘亚楼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属于中央战略执行的职务,应该是大将级别的人担任的。比如: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都是大将。可以说,刘亚楼以上将军衔担任大将职务,是中央对他的高度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刘亚楼英年早逝,但享受元帅哀荣

三、刘亚楼英年早逝,但享受元帅哀荣

1965年,刘亚楼不幸英年早逝,可以说是死后哀荣,达到了元帅级别的葬礼待遇。

刘亚楼的葬礼安排在中山公园的中山堂,这里是党中央领导人举办葬礼的地方,只有政治局委员(元帅级别)才能享受如此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毛主席(在外省考察)以外,周老总、朱老总、刘少奇、林总、贺龙,彭真等全部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追悼会现场,并在签到簿上签名,这本签到簿也是有史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名最齐全的一本,意义重大。周总理在追悼会上给刘亚楼的一生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亚楼同志走得太早了。”

追悼会结束后,刘少奇、林总亲自护送其灵柩,北京10万军民自发前来吊唁,含泪送别至八宝山。

因此,刘亚楼上将真的是我军唯一一位如此特殊的人物,授上将军衔,担大将职务,享元帅哀荣,这是其他上将都难以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