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色列最高法院通过了一项法令,却引发了内塔尼亚胡的恐慌。如果法令顺利执行,内塔尼亚胡的总理地位恐怕不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该法令是要求以色列国内的极端正统派人员纳入兵役范围,准备正式服兵役。这条法令一出,立即引发了以色列国内的抗议浪潮。明明是保家卫国,为何会引发国内抗议呢?

首先,我们要说说以色列国内的极端正统派。这个群体也被称之为哈瑞迪,被外界戏称为以色列的“神族”。因为这个群体是以一生钻研犹太教义为生,一辈子只知道念经。

以色列国父古里安在进行犹太复国时,团结了一大批犹太群体,其中就包括专门钻研教义的哈瑞迪。后者并不赞同犹太人的复国计划,因为他们认为犹太人的居住地在教义中就写好了,这几千年犹太人流离失所也是上帝安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人心中的“大以色列”想法

换句话说,就是保守派嫌激进派太保守。因为一旦成立了以色列,等于无视了上帝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这段时间的国际新闻也让我们领教了以色列的主张,如果真的让他们实现了“应许之地”,意味着中东地区资源最丰富的那片土地都是他们的。

建国之初的以色列还十分弱小,也无力实现“应许之地”。为了让这帮只知道念经的书呆子闭嘴,古里安与他们达成了协议,承认哈瑞迪的生活状态是一种职业,由以色列国家出钱进行资助,而且他们还不需要服兵役。也就是说,国家拿经费买他们闭嘴,一定程度上保持社会的稳定。

最初,这个群体只有1万人,以色列政府是完全能够养得起的。可从1948年到现在,这些极端正统派一生所要干的就是三件事:吃饭、念经、繁衍后代。由此,该群体人口暴涨到了19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以色列全国总人口不过955万,专业念经、不用工作、不用服兵役的群体达到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极容易造成社会的怨念。

也难怪,以色列国内有这样一则自嘲的笑话:以色列是三分之一的人去当兵,三分之一的人去工作,三分之一的人去纳税。可惜这“三分之一”是同一群人。

而且由于极端正统派家庭生育人口非常多,适龄当兵的人员也就非常多。根据权威部门统计,这一比例接近三分之一。现在巴以冲突还在延续,以色列军事压力越来越大,只能通过扩军解决。可国内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征用。这不仅会造成社会的分裂,也极容易让那些参军入伍的青年人丧失战斗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本身属于右翼政治团体,当年团结了极右翼,也就是社会极端正统派才得以上台组阁。自从去年10月份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的前景并不明朗,联合内阁吵成一团,分歧越来越大。联合政府中的左翼与温和派接连与现政府断绝合作,因此我们看到以色列政府的高官纷纷辞职。现在的以色列内阁几乎是右翼与极右翼的天下。

现如今,以色列高等法院将极右翼的福利拿走了,极端正统派也必须要履行国家义务,青年人也要上战场面临死亡了。那么势必会造成极右翼团体的不满。一旦他们同样选择离开,内塔尼亚胡的政府内阁只能面临解体一条路,需要重新进行大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以色列最高法院针对国内极右翼的“征兵”法令,极有可能是压倒内塔尼亚胡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内塔尼亚胡可以利用手中权利发布政府命令,延缓法院颁布的法令。不过一旦发生,便说明内塔尼亚胡太过于无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势,继续维持“特权”群体的福利,放任国内的社会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