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小米和华为纳税额差异的讨论,最近网上一些关于华为挣了6400亿,交了903亿的税,小米2800亿营收,只交了14亿税的流言被扩散开来,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一场关于“纳税风波”的争议把小米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则指出小米在2022年营收2800亿却只缴纳了14亿税款,而华为营收6400亿却上交了903亿税款的流言中,这将近65倍差距的纳税数额让人瞠目结舌,也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小米真的偷税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是一场由误解引发的舆论危机。网上将华为2020年的纳税总额与小米2022年利润下滑后的所得税进行对比,企图在网上带节奏。只要在网上搜索“小米 交税 14亿”等字眼,就可以发现这件事已经在去年11月的时候炒作过,并且已被网友辟谣。简单概括,就是水军乱套时间和计算维度,将华为2020年(并非2022年)的903亿税款,与小米2022年的14亿企业所得税混为一谈,通过偷换概念来蒙骗大众。况且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纳税总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的不得不说无良营销号是懂“流量密码”的。

真实的数据其实是:

华为2023年营收规模7041亿元,净利润869亿元,所得税106亿元;

小米2023年营收规模2709亿元,净利润174亿元,所得税4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类似小米华为这种有人蓄意对比拉战的情况,在互联网行业中绝非少数。早些年,已经有人将百度营收223亿只纳税15亿,和小米营收126亿小米却缴税19亿做对比了。但事实上,属于实体经济的小米与属于互联网经济的百度,在业务上存在较大差别,两者在缴纳税收种类上也有很大不同。

面对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真心建议大家都理性看待所谓的传闻信息,不要被不实言论所误,不然很容易被别有用之人利用,成为网络洪流中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