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今的中国,说起“专家”这两个字,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认为那就是一群靠贩卖观点、嘴皮获得美好生活的人。

此话有些绝对,“专家”这群体,向来良莠不齐,既有优秀的各行各业的人士,也有徒有虚名的庸才。

在世界范围内,有不少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其中,美国有两位专家,被圈内人,甚至圈外人广泛认可。

第一位专家就是“亨利▪基辛格”,这是美国前国务卿。第二位顶级专家就是“法里德▪扎卡里亚”。

前者,自然不需要我多说,专家的成色非常足,既有实践,又有理论,还有鲜明的观点。而后者,是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主播兼资深评论员,是印度裔。

这两位专家,在思想观点上常有冲突,各执一词,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在中美博弈中,美国有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

1、美国两位顶级专家:中美博弈,美国有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王特朗普在2017年上任之后,看中国是一百个不顺眼:中国不仅悄然崛起,综合实力渐渐逼近美国,而且相对美国是绝对的贸易逆差。

这不能忍!

于是,特朗普于2018年开启了对中国的制裁,举起了杀伤力极大的“经济大棒”,比如,禁止某些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提高一些中国产品进口到美国的关税等等。

说实话,当时的特朗普是非常疯狂的,不仅对中国使用了了“关税大棒”,顺带着,连一帮小兄弟也不放过,比如对欧洲、日韩等国,也打起了“关税牌”。

在特朗普实施“关税”这牌前,有美国的经济专家提醒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关税制裁,并不是好方法。美国对中国的逆差过大,主要是美国国内的消费力大于生产力,本质和中国无关。

这位经济专家的提醒是有道理的,美国逆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制造业疲软,且很难回流。

提高关税,貌似增加了中国产品出口美国的难度,实际上,美国人对一些中国产品高度依赖,提高关税就是提高了价格,美国百姓还是受害者。

但是,无脑的政客们,为了特朗普的举动大喊支持,包括民主党的高层们,比如查克舒默,就认为制裁的好。再比如佩洛西,她也发表过言论:必须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明智的和战略性的行动。

总之,特朗普对中国强硬发动了贸易战,得到了广大的支持和认可。

但是,一些看清楚大势的人,对特朗普的行动表示了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辛格

基辛格和扎卡里亚都得出一个共同的观点:美国缺乏全面的对华战略,这是重大的战略失误。

对这一点,新加坡外交专家马凯硕是深深认同,并认为这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马凯硕《中国的选择》)

在大家看来,特朗普政府在没有制定全面的长期战略的情况下,就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地缘政治战争。

专家们说得到底对不对?

面对中国,美国真的没有长期的战略吗?

2、中美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中美之间的渊源实在太久,八国联军进北京,就有美国参与。

1900年的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就有美国。

它们和其他七个国家一样,踩在大清的脑袋上,分得了一部分赔偿款。

不过,后来在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的努力争取下,美国不仅退回了庚子赔款,还不再要大清的赔款。但美国有要求,退回的款项要用在教育、医疗上。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清华园。

②、二战时期,美国和中国一起抗日。

二战时期,日本的铁骑肆虐我华夏大地,我中国全体军民一致对外、顽强抗日。

1941年年底,日本胆大包天地偷袭了珍珠港,将美国拉入了二战的战局。

于是,此后的美国、中国开始一同抗日,美国在太平洋牵制了大量的日军,还给国军支援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日本投降之后,美国一心支持国民党,企图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押宝”押错了,最后胜利的是解放军。

因为中国共产党和苏联走得更近,美国又处处支持中国的逆子台湾,就此,两个国家处于两个阵营当中,不相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合作的蜜月

七十年代初,美国为了制衡苏联,有意和中国和好,而中国为了对抗霸道的恶兄苏联,也有意和美国交好。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这让中美合作的序幕慢慢拉开,那块横在两国之间的冰块,开始溶解。

七十年代末,随着邓公访美,中国和美国的合作蜜月期正式开始。

那时候,两国关系真不错,中国看中了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美国看中了中国的巨大市场。

④、克林顿不是个好人,频频对中国使“坏”

1993年,克林顿担任了美国总统,这是个年轻有为的总统,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但是,此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的潜力,开始为难中国了,他举起了制裁的大棒,在经济贸易、知识产权、核扩散等领域,开始为难我们。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邀请李登辉访问美国,将第七舰队派到台湾海峡,制造台海问题。

1999年5月,美国的导弹击中了我南斯拉夫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牺牲在东欧大地......

总之,克林顿这个民主党人士,对中国并不善意,开始有意识地打压中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⑤、小布什期间,中美之间还算说得过去。

小布什刚执政不久,在南海,我飞行员王伟的战机被美国人撞毁,王伟牺牲。

随着中国和美国合作的增多,中国对美国逆差增大,美国要求中国升值人民币。为了避其锋芒,中国选择了接受美国的要求,几次升值了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虽然有风险,但中国整体控制的不错,没有出现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带来的恶果。

小布什期间,中美两国之间还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美国进兵阿富汗、开战伊拉克,如此,极大牵制了美国的注意力,这让中国得以顺利发展。

在小布什执政的晚期,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慷慨出手。

⑥、奥巴马前期,中美曾共同抵御金融危机。

2009年年初,奥巴马上任了,因为要解决金融危机留下来的烂摊子,奥巴马的第一任期内,和中国的合作还是较多,对中国的评价也比较好。

但是,第二任期开始后,奥巴马对中国开始了有意针对了,并抛出了“重返亚太”的口号。重返亚太做什么?不就是遏制中国吗?

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拜登就是副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⑦、特朗普时期,开始对中国大力制裁。

特朗普时期,开始对中国大力制裁,因为他感到了深深的危机,中国在用120码的高速向美国靠近。

不过,特朗普时期,因为一心想着重新实现美国的辉煌,对盟友们也不客气,这对中国来说不是坏事。

⑧、拜登,各种制裁中国了。

如今的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开始疯狂地制裁中国了,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禁止高科技技术流入中国,限制一些重要的合作等等。

总之,拜登并不是“瞌睡乔”,这人才是蔫坏蔫坏的主。

盘点中国和美国过去的点点滴滴,美国时而亲密合作,时而各种打压中国。

这是不是说明,美国对中国确实没有长期的“打压战略”呢?

3、中美博弈中,美国确实没有对华的全面战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从表面看,中美博弈近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确实如此。

通过近30年看,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时好时坏,共和党执政时稍好一些,民主党执政时,反倒抵制更厉害一些。

这也说明了,之前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两党对华的战略是有不同的。貌似,缺乏长期的持续的对华战略。

(2)近30年,美国对华的战略变化,是受几个因素影响的。

美国对华的战略变化,是受这么几个原因影响的。

一是,两党轮流执政,让同一个对华战略无法持续。

二是,受到战争等的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会有明显变化,比如,小布什期间,就因为两场战争,对中国缺少针对性了。

三是,有时候为了经济发展,美国会放下对中国的打压和抵制,比如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和中国大力合作。

(3)现在带往后,美国对华的战略会形成一个“长期打压”的状态。

从2017年特朗普上任到现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各自执政了近四年,这近八年,无论是特朗普也好,还是拜登也罢,对中国的打压和制裁战略未曾改变,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毒。

这说明,美国两党已经形成一个共识:无论是哪个党执政,对华战略再无大变化的可能,就是持续的打压和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里德▪扎卡里亚

基辛格两人表达观点时,美国在之前的博弈中,确实没有持续的长期对华的战略,克林顿也好,小布什也好,奥巴马也好,前期的特朗普也好,都是如此。

但是,现在的美国两党已经形成了对华战略的基本共识,那就是:只要有一丝空间,美国都很难放过制裁和打压中国。

美国的惯用策略是:组织西方大国一起来制裁和打压中国,以后将依然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路漫漫,风险无数,我们要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明确大国支持的情况下,14亿人紧紧团结起来,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不要捣乱,不要给国家添堵,不要拉国家后腿,我们要配合国家把握住难得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