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年,在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不断出招的时候,外界也在对竞选结果作出各种预测,而根据一种比较权威的预测手段做出的预测结果显示,拜登很有可能输掉这次的总统大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次的总统大选,中国肯定在两党主流媒体的核心议题之内,但是最近西方媒体却一反常态,不再刻意抹黑中国,反而对中国唱起了赞歌,说我们的GDP被刻意压低了,中国的GDP应该是世界第一。

说拜登败相已露的依据是什么?西方媒体给中国GDP唱赞歌真的是出于好心吗?

从政治献金预测美国总统大选,拜登败相已露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又是拜登和特朗普唱对台戏。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党派或者独立候选人参选,然而在美国国内主流媒体基本被民主、共和两党瓜分的情况下,这些党派或者候选人基本吸引不了多少选票,美国民众也就只能在拜登和特朗普之间二选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到6月27日才开始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第一次公开辩论,但是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大选预测结果出炉。

至于预测大选结果的依据,则是五花八门,有以民调作为依据的,有拿竞选资金的金额作为依据的,也有拿义乌指数作为依据的,等等等等。

通过民调进行大选预测是美国主流媒体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不靠谱的一种方法。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希拉里对阵特朗普,民调显示希拉里的支持率一度达到了80%,民主党都要半场开香槟了,结果最后是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拿民调作为依据相比,拿竞选资金的多少进行对比预测出来的结果则准确得多,因为一个候选人在能募集到竞选资金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有多少人或者势力在背后支持他。

美国的总统选举看似是每个人都有投票的机会,非常民主,但是实际上早就被资本操控。因为在平时民众很少关注政治的情况下,谁能在大选的关键时刻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谁就能举办更多的活动,营造更加强大的宣传攻势,为自己拉到更多的选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候选人的竞选资金从哪里来?大部分来自大资本家或者财团的捐献。但是拿人手短,这些候选人拿了人家的钱,成功当选之后就要做出相应的回报,维护住这些大资本家和财团的利益。

根据最近美国国内传出来的新闻显示,资本明显对特朗普加注了,特朗普团队在近两个月不断筹集到大笔的竞选资金,截止到6月23日,特朗普和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持有的竞选资金已经达到1.16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拜登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持有的9160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拜登对特朗普的相对优势主要有两个:拜登竞选团队长期以来的财务优势和美国主流媒体对拜登和民主党更加强力的支持。

如今拜登的一个优势已经被特朗普赶上并且反超,而拜登的另外一个优势由于拜登最近丑闻缠身,也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

2024作为一个大选年,拜登团队在公关方面却表现出了严重的能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就是拜登被爆出私藏绝密文件,这是一起性质非常严重的泄密事件,更加让民国民众的难以接受的是,拜登就连自己什么时候、基于怎么样的理由带走的这些文件都记不清楚了,甚至让他自己把这些文件全部找出来他都不能一次性办到,足足找了四次,就这还不能保证没有遗漏的文件,这让美国民众怀疑拜登的精神状态究竟适不适合继续留在美国总统位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拜登的二儿子亨特·拜登又被指控犯有非法持枪等三项联邦重罪,美国总统成了罪犯家属。更加滑稽的是,这件事还不是共和党人爆料出来的,而是亨特·拜登的女友爆料出来的,她的这位女友还是他大哥博·拜登的遗孀。最后虽然拜登为了显示自己公正无私的形象表示不会动用总统权力特赦亨特·拜登,但是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对拜登立的“高人设”形成了严重的打击。

中国有意压制GDP?制造“中国威胁论”的手段罢了

不管美国总统大选情势如何,未来四年对中国的政策肯定是他们在竞选演讲时候的重要话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第一次公开辩论开始之前,英国《经济学人》就提前造势,说我们故意打压本国的GDP,事实上,中国的GDP早就超越了美国。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经济学人》列出了许多的对比数据:比如2023年中国的购买力为28.82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59万亿美元;中国的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2.6倍;汽车产量是美国的3倍;发电量是美国的2倍。除此之外,在衡量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中,许多中国都对美国有巨大优势。

然而中国公布的2023年GDP为17.88万亿美元,比美国的27.36万亿美元少了差不多10万亿美元。所以《经济学人》才会认为我们在GDP数据上造假,故意隐藏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故意隐藏实力的意思,而是在我们进行GDP统计的时候,并没有把服务业计算在内,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秉持的理念都是“实干兴邦”,所以统计GDP还是主要以对国家实力发展产生实际利益的实业为主。

而美国在统计他们的GDP的时候,则是把服务业也计算在内的,比如有人去名校演讲,得到了10万美元的演讲费,这笔钱在中国不会被算在GDP之内,在美国则会成为GDP的一部分。而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服务业贡献了美国2023年80%的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经济学人》专门挑明这件事并不是为了帮我国“正名”,而是为了继续渲染“中国危胁论”,针对、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

结语

无论美国大选的选情如何,西方主流媒体如何渲染“中国危胁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好自己的前进方向,并且踏踏实实地走好我们的每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力,才是保障自身利益的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