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获得阿里数赛的预赛第12名之后,从一开始的赞誉声一片,到出现零星质疑,再到质疑声越来越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我们看看有哪些人提出了质疑,最开始是北大硕士赵斌,称姜萍可能连初赛的题目都看不懂,推手是其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数赛决赛之后,多达39名参赛选手签署联名信,希望组委会向所有决赛选手公开姜萍的预赛答卷,同时希望组委会成员或者独立的第三方调查该事件并公开结果,Richard Xu证实了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提出疑点的人,是北大的袁新意。

他的观点温和许多,主要是对姜萍事件的疑点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初赛考试范围、视频中的板书有哪些错误、板书是不是姜萍写的、用LaTex的必要性、其他的一些小疑问、作弊的可能性分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验证姜萍是否有真才实学,袁新意愿意自掏腰包,邀请姜萍去北大访问,讨论数学或将来的职业发展。

文章的最后,袁新意提到,我希望这件事能够尽快水落石出,还大家一个公道,还数学界一个清白,还数学界一片净土。

袁新意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如今是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被称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作为知名的数学家,袁新意的发声是很有分量的,支持者众多,也让更多人想知道姜萍事件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质疑姜萍事件,愈演愈烈之际,官方发声了,网传姜萍在学校月考中的成绩83分的截图属实;关于竞赛情况请向达摩院核实;姜萍预赛使用的电脑是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另一份回应中,有网友提出,希望当地能够邀请几位数赛前的参赛者及姜萍同学一起聊聊阿里数赛,打消质疑。

涟水县教体局回应称:将充分考虑这一建议。

客观地说,如果能够有这样的一场讨论交流会,通过互动和交流,姜萍同学可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实力,外界的质疑也会烟消云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出现质疑声之后,姜萍及其老师王闰秋都没有进行回应;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浙大数高院暑期班,向姜萍抛出了橄榄枝,姜萍依然没有回复。

姜萍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根据网传的说法,姜萍爸爸说,(孩子)放假不会回家,直接去找她姐姐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网友猜测,姜萍出去打工,不去参加夏令营,不接受高校教授的邀请,是不敢去,怕露馅。

这种猜测是站不住脚的,姜萍是自由的,她可以自己选择暑假去做什么事情,暑假出去打工,可能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网上的质疑,她不愿意回应,或许是想远离是非、远离纷扰,不想与质疑的人发生争吵;

至于高校教授的邀请,姜萍并不认识这些人,就算你很有名气和影响力,姜萍也不一定就要给你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所有的猜测和质疑,都是质疑者根据网上的资料和自己的认知,对姜萍取得的成绩提出质疑,认为一个17岁中专生缺乏这样的实力。

但客观地说,尽管这些质疑者中,有的人是高校教授,在数学圈中有实力、有地位。

这些人并没有见过姜萍,对姜萍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其真实的数学能力也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抛出的质疑,难免不够严谨、理性和客观。

但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不管是涟水中专,还是王闰秋、姜萍,不对质疑进行回应,可能就会让质疑声越来越大,想让此事冷处理,已经不太可能了,也不是长久之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数赛的决赛成绩,会在8月份公布,如果姜萍没有取得好成绩,质疑者不会作罢,即便姜萍取得了好成绩,质疑者依然会通过比赛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再次对姜萍提出新的质疑。

面对这些质疑,学校、老师、姜萍本人,或许都可以选择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回应,比如,邀请大学老师来学校,直接面试一下姜萍,出几道跟阿里数赛同样难度的题目,再次让姜萍答一次。能够打消外界的质疑,也能证明姜萍的真才实学。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是支持姜萍,还是支持质疑者,我们最好还是对事不对人,别上升到阶层、性别和学历等方面的歧视。

我们应该相信,天赋和努力之下,可以出现天才,但有人提出质疑,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质疑的声音有多么大,我们也不必感到生气,应该允许别人说话,让时间和成绩来证明,是否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