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x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前几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了全球航天界:我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透露我国军用卫星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1米,不仅精度超过美国同类卫星,还能够持续跟踪美军航母和隐身战机,那么我国的侦察卫星真的有如此厉害吗?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06-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06-24

我国遥感卫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不知不觉间,我国在卫星探测精准度上已经连续实现弯道超车。

更令人震惊的是,我国遥感卫星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通过组建多种类型的卫星星座,我国大幅提升了遥感数据获取的能力和时效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也得益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刚刚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对航天事业的艰难探索。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接续奋斗,终于在新世纪迎来了历史性的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自主创新,我国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相机、先进传感器、卫星平台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极大提升了遥感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

高分一号的推出,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亚米级遥感卫星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高分二号、三号、四号等新一代卫星相继升空,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高分六号更是创下了0.5米分辨率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正式跻身世界遥感卫星第一梯队。

与此同时,吉林一号等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也陆续建成,极大丰富了我国遥感卫星的应用场景。

中国军号《【权威发布】我国高分五号、六号卫星投入使用》2019-03-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号《【权威发布】我国高分五号、六号卫星投入使用》2019-03-21

如今,我国已经建立起陆海空天一体化的立体遥感观测体系。

从千里之外的太空俯瞰地球,高分卫星能够清晰捕捉到地面个别人员的活动,为国土资源普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

更重要的是,这些"千里眼"还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与主权的神圣使命,时刻守卫着祖国的领土领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刀阔斧般的卫星革命

目前我国卫星之所以能有如此般的伟大跨越,离不开我国卫星科研人员大刀阔斧般的卫星革命,要说在这之中谁的付出最大,那么肯定非李德仁院士莫属。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年仅20岁的李德仁考入现在的武汉大学,成为新我国培养的第一批测绘专业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不懈的努力,李德仁也是迅速的掌握了多项测绘方面的知识,然而当时的他并不会想到,一个人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

出色的成绩也让李德仁顺利进入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很快李德仁就遇到了那个足以影响他一生的人—王之卓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之卓在遥感方面是当时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这也让李德仁迅速的培养起了对于遥感测绘方面的深厚兴趣。

八十年代,李德仁也是前往德国进行学习,在这里,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勤奋好学的品质,很快得到了德国科学家的赏识和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90年代,李德仁也是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国产CBERS系列遥感卫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自主遥感卫星的国家。

李德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提出了高分辨率、多载荷、多星组网的总体设计思路,并探索性地提出了通过多传感器遥感图像融合来进一步提高观测精度的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带领下,高分团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使高分系列卫星的性能得到了整体跃升,分辨率从最初的5米提高到了现在的0.5米,名副其实地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李德仁院士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更是卓越的组织者和战略家。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捕捉到了遥感领域的前沿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0年,他就敏锐地意识到,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为此,他大力推动了"珞珈"系列科研试验卫星的研制,力图打造集高速通信、高精度导航、高分辨率遥感于一体的天基信息平台。

如今,在李德仁的倡导下,"东方慧眼"工程已经启动。这个由200多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将在2030年前后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成为中美军事竞争的新战场

在太空这片广袤的"疆域"中,卫星无疑是最重要的战略高地。

而在众多卫星中,遥感卫星凭借其独特的侦察监视能力,已经成为各大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军事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全球,美国在遥感卫星领域一直独占鳌头。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高度重视太空军事力量建设,长期垄断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并对其他国家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

美国的"锁眼"系列侦察卫星堪称一绝,其最新的"锁眼"12号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1米,几乎可以看清地面上汽车的车牌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大的太空侦察能力,使美国军方对全球动态了如指掌,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其全球军事干预和打击的基础。

然而,随着我国遥感卫星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在太空感知领域的垄断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分系列卫星的连续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掌握了先进的遥感卫星技术。

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遥感卫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正在不断释放,不仅可以为我国军方提供极其重要的战略情报支持,还可能在反航母、反隐身等作战样式中发挥关键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高分辨率卫星,已经能够清晰捕捉到航母等大型军事目标,并持续跟踪其动向。

一旦未来爆发军事冲突,这些卫星可以为我国军队的远程精确打击提供目标指示和战果评估,大大提升反航母作战的成功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一段"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视频清晰地记录了一架正在飞行的美军F-22战机,引发了全球军事界的极大震动。要知道,F-22可是美军引以为傲的顶级隐身战机,号称"剑指中俄"的空中王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吉林一号的"火眼金睛"面前,F-22瞬间就失去了赖以成名的能力,行动轨迹也是被看的一清二楚。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遥感卫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标志着我们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更意味着我们的太空安全和国家利益正在得到越来越有力的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及其全球影响力

高分系列卫星的接连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而除了高分卫星外,以上述"吉林一号"为代表的商业遥感卫星也是成绩斐然。

预计到2025年,"吉林一号"星座将进一步扩容至138颗,届时全球任意一个地点都将在十分钟内被重复观测,真正实现"听得见脚步、看得见人影、分得清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遥感卫星的发展壮大,也必将改变长期以来美国主导太空感知的局面。美国一直将太空视为自己的"后花园",依仗先进的侦察卫星技术对他国进行"下看"和监视。

而随着我国遥感卫星能力的提升,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垄断地位将受到空前挑战。在太空舞台上,我国将拥有与美国叫板的底气和能力,双方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新华网《“吉林一号”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2021-10-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网《“吉林一号”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2021-10-09

在这个领域,谁掌握了制天权,谁就掌握了未来国际格局演变的主动权。我国遥感卫星的迅猛发展,必将引领一个天基信息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的智慧时代的到来。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东方慧眼"工程,计划在2030年前后建成由200颗卫星组成的天基信息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巨型星座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天-地-网"一体化的空天信息体系,实现通信、导航、遥感的无缝链接,形成全时空、全方位、全频谱的天基信息服务能力。

可以预见,天基信息网络建成之日,也将是人类迎来"数字地球"时代的开端。在这一前所未有的时代,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因遥感卫星的存在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这既离不开以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的顽强拼搏,也凝结了我国几代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我国遥感卫星的分辨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慧眼"般的卫星网络正徐徐展开。在不远的将来,这张巨型的"天网"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信源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06-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06-24

中国军号《【权威发布】我国高分五号、六号卫星投入使用》2019-03-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号《【权威发布】我国高分五号、六号卫星投入使用》2019-03-21

新华网《“吉林一号”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2021-10-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网《“吉林一号”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