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元存款说没就没?

这起发生在安康的离奇事件,近日引发广泛关注。储户邓女士称,去世丈夫的存折上分明还有133900元,银行方面也出具了证明。谁知取款时,行方却来了个大反转,称钱早已被取光,账户也注销了。到底是银行监守自盗,还是另有隐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回顾:存折余额与实际存款不符,银行说法前后矛盾

事情还要从邓女士丈夫去世后说起。2018年11月,邓女士携丈夫生前的一张存折,来到农业银行安康分行查询,柜员王朝当即告知:存折上还有133900元余额。王朝还特意为邓女士开具了一份《存款查询情况告知书》,上面黑纸白字写着存款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邓女士信以为真,准备好办理公证手续取款时,银行方面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你老公生前早就把钱取光了,账户也已经注销,哪来的13万元?邓女士一下子懵了,存折、告知书都明明白白的,银行凭啥说没就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相揭秘:柜员疏忽大意酿苦果,银行乌龙闹剧

种种疑点让人匪夷所思,引发外界众说纷纭。有人猜测银行是不是想借口吞掉储户的钱?毕竟13万元可不是小数目。

就连办案柜员王朝的行为也显得十分可疑,他不仅主动提出花2000元私了此事,还在事发后半夜带人堵在邓女士家门口,要求见面沟通,像是心虚到了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与事件无关

面对接踵而至的质疑声,银行方面如今终于给出官方通报,揭开了“消失的存款”背后的真相。

调查显示:邓女士丈夫在银行同时办理过一张银行卡和存折,但平时只用卡消费。由于卡、折数据没有实时同步,所以当邓女士去查询存折余额时,才会与实际存款出现偏差。

原来,王朝当时不慎将存折余额当做银行卡余额,开具了错误的告知书。等到邓女士办理完继承权公证,再次来行要求取款时,也没有携带银行卡和存折。银行工作人员经系统核查,发现相关账户已被销户,款项早已被取空,才告知邓女士无法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储户猜想:若是知情装糊涂,恐触法律红线

那么邓女士在整个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她自称对丈夫已取走存款一无所知,是否全部事实?或许她的丈夫生前瞒着她把钱花光了,她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又或许,她是心存侥幸去碰运气,没想到银行真的给开了余额证明。

如果真是后一种情况,邓女士很可能已经构成违法,将面临法律的严惩。毕竟她的行为不仅给银行声誉造成了重创,更白白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和社会关注度。做错事就要勇于担当,若是心存贪念,企图蒙混过关,无异于饮鸩止渴,终究只会害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反思:工作失误不可原谅,行业顽疾需重视

客观来说,王朝只是出于工作失误,才酿成“存款消失”的乌龙闹剧。但身为专业的银行从业者,王朝竟连卡、折信息同步都搞不清楚,这种低级错误确实不应该犯。

更何况后续王朝的所作所为,都让人不得不生疑。明明是银行工作出了纰漏,王朝非但没有坦诚面对,反而还想花钱私了,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自以为就能粉饰太平、将错就错?

连夜上门、反复敲门,如此纠缠储户也让人不齿。王朝身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非但没有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反而一味想掩盖自己的过失。倘若不是邓女士投诉曝光,类似的乌龙事件是否还有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示启发:储户权益应当由谁来守护?个人和监管责无旁贷

事件中,邓女士是无辜的,作为普通储户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并不熟悉,难以觉察其中的失误。但这起事件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金融飞速发展的今天,单单寄希望于银行,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主动学习理财知识,学会自己守护自己的钱袋子。手中有银行卡,也有存折的,一定要定期核对,别把钱账都糊弄混了。哪怕平时再忙,这“救命钱”可马虎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更要履行好监管之责,不能让个别违规失职者危及金融安全、动摇民众信心。毕竟银行不是法外之地,再大的行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只有亡羊补牢,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储户的每一分钱,才能真正安全无虞。

那么最后想问:像邓女士这样的遭遇绝非个例,在银行体系内,在更广阔的金融行业内,类似的“消失存款”究竟还有多少?

只有正视问题,从个人到监管,从内控到外部,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筑牢制度的笼子,不给违规失职者可乘之机,守好每个人的“救命钱”,这是个行业良心,更是专业操守,刻不容缓。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