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上个月,普京在访华期间曾多次提到“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并表示中俄双方正在考虑在同一走廊内建设一条输油管线。

然而,最近有英国媒体爆料称,“西伯利亚2号”项目再次遇到问题。

普京的希望难道会再次落空?

据悉,这已经不是“西伯利亚2号”项目第一次遇到波折。

尽管中俄双方进行了多轮商讨,但项目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难道这次中俄合作就要中断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环球网6月3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俄天然气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陷入僵局,原因是价格没谈拢,输气量也存在分歧。

然而,从外媒的报道来看,这种说法显然有恶意炒作的嫌疑,并不客观。

事实上,中俄围绕天然气项目的谈判,无论是路线选择还是价格协商,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协商和沟通。

这不仅是因为项目涉及金额巨大、时效期长,更是因为它关乎两国的长期战略利益。谈判的过程复杂且漫长,实属正常。

回顾早前“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谈判历程,也差不多持续了20年。

当时在最后商谈阶段,中俄双方同样因为价格问题陷入了“拉锯战”。

但最终,两国还是找到了利益的汇合点,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双赢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的油气产业便遭遇了美西方的严厉制裁。

制裁的重压还未消退,“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又遭遇炸毁事件,使得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东方和南方,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寻求新的市场来弥补损失。

过去十多年间,穿越蒙古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项目一直是莫斯科的优先事项。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这一项目在最近两年间更是成为了俄罗斯的当务之急。

对俄罗斯而言,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

通过加快“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的建设,俄罗斯希望能够迅速建立起通往中国的稳定能源供应通道。

从而在新的国际环境中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俄罗斯十分迫切想与中国合作。

上周英国《金融时报》却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报道。

报道称,中国给出的天然气价格已经接近俄罗斯国内大幅补贴后的价格,同时俄方希望中国每年购买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中国却无法达成这一目标。

这篇报道显然以偏见的视角,试图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在谈判中“趁人之危”的角色。

报道通过典型的西方叙事手法,渲染出一种俄罗斯“努力”谈判,而中国却提出“不合理要求”辜负了俄方的形象。

这种言论不仅给中国贴上了“趁火打劫”的标签,还试图扭曲和破坏中俄之间高度互信的关系。

事实上,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一直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中国并没有提出所谓的“不合理要求”,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谈判。

中俄两国在多年的合作中,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沟通机制,任何一方都不会单方面做出损害对方利益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高兴得太早,中方一锤定音

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受阻的消息一经传出,美西方国家的媒体便争相报道,仿佛生怕这件事的影响不够大。

从这些外国媒体的反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西方国家对中俄在能源项目上的合作无法达成是多么乐见其成。

这个项目的建设不仅将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还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欧洲正面临能源转型和寻找替代能源供应商的关键时刻。

美西方国家显然不希望看到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成功,因为这将使得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会让中国在能源供应方面更加自足。

这些国家宁愿与俄罗斯交恶,放弃长期以来享受的廉价能源,也要在俄乌问题上力挺乌克兰。

他们的本质考量是,在全面封锁下,俄罗斯无法坚持太久。

然而,现实情况是,俄罗斯正在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寻找新的出路,而中国也在通过这个项目增强自身的能源安全。

美西方国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中俄能源合作项目的成功将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巨大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显然低估了中俄两国在双边合作与贸易上的决心。

面对俄罗斯政府提出的增加报价和天然气进口总量的要求,我国政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照付不议”四个字,明确表示接受俄罗斯的条件。

当前,我国确实需要大量的天然气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这一决定无疑是及时且必要的。

此外,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但我国政府显然不会屈从于这种压力。

我们有自己的战略考量和经济利益,决不会因外界干扰而动摇。

一旦这个天然气项目竣工并投入运作,我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将得到极大缓解。

西方国家试图干预中国的资源贸易注定会失败,因为我们有能力和决心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薄利多销的原则早已深入人心。

对于中国这个能源需求大国来说,压低进口天然气价格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毕竟,量大价格自然好谈,量少则对方势必提高单价。

2022年上半年,中国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购买的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约为每千立方米230美元。

然而,到了2024年,这一价格将上涨至每千立方米271.6美元。

这些价格的设定,实际上是基于当初开发该管道所需的巨大费用。

然而,情况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上有所不同。由于其使用的气田曾为欧洲供气,无需重新开发,这大大降低了成本。

因此,未来通过该管道进口的天然气价格将更具竞争力。

对于中国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能源供应的稳定,更是成本上的明显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西方国家恶意揣测,6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记者提问称,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供应价格和数量上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

对此,毛宁回应道,中俄两国元首一致认为,寻找两国利益的交汇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双方共同的目标。

毛宁进一步表示,中方愿意与俄方一道,切实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持续深化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

毛宁的回答不仅重申了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上的坚定立场,也表明了双方在面对外界质疑时的合作态度。

她强调,双方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来,“西伯利亚2号”项目的确是一波三折。

自2019年“西伯利亚力量”项目正式连通中俄并开始输气以来,俄罗斯在合作中尝到了甜头,迅速向中国提议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

然而,由于该项目预备途径蒙古国,这一方案并未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导致项目一度搁浅。

时间来到2021年,俄罗斯联合蒙古国,再次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中国参与这项“中俄蒙”三国合作项目。

中国本着加强三国互惠互利,建立更多交流机会的目的,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去年,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宣布,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达成了原则性协议。

根据诺瓦克的设想,该项目每年将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预计2033年投入运营。

如果按照诺瓦克的预期,俄罗斯的目标是将中国每年进口天然气总量的三分之一押注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上。

这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体现了俄罗斯的野心和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高度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俄罗斯政府非常担忧我国可能会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在面对战火和西方国家的压力时,中断与俄罗斯的合作与双边贸易。

一旦我国的外贸订单也被取消,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资金来源将大幅减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

然而,我国政府始终保持中立,并没有因俄乌战争而断绝与俄罗斯的合作与贸易往来。

这种坚定的立场让俄罗斯政府深受感动。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政府主动联系我国,希望重启“西伯利亚力量2号”计划。

面对这个主动寻求合作的天然气大国,我国政府也非常高兴。

经过中俄两国的深入讨论和细致磋商,“西伯利亚力量2号”工程的各项细则终于敲定,这一重要的能源项目即将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谈判遇阻?中方回应》——界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