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6月24日已经过去了一星期。28日一早,见义勇为的中国校车巴士乘务员胡友平女士去世的消息传到日本。当天,日本驻华大使馆(北京)降半旗致哀。晚间,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公开表示哀悼。他们发言称:胡友平女士挺身保护校车上的日本学童免受伤害,对她勇敢的行为,日方再次表示深切的感激和敬意。

苏州事件的确引发了两国政府层面的震动,不过,最让本报记者关注的,是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日本互联网上的三波舆情。在这个事件中,日本民间对胡友平女士的讨论,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他们对遭遇袭击的两名“同胞”的关心。胡女士为何牵动日本民众的心?当日本人谈论她时,实际上是在谈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波舆情发生在6月25日,苏州伤人案首次传到日本的时候。当时,驻华记者也没有更多的消息,报道以快讯的形式发布,只有几行字。不过,眼尖的日本网友立刻注意到了那位当时还不知道名字的“巴士阿姨”。

有人留言表示:“那位陷入昏迷、还在抢救的中国妇女在报道中只有一行字,不知为何让我觉得很难过。”从一开始,这条留言就是消息下热度最高的评论,一周后的今天,已获得“同感”超1万件。

某种意义上,日本媒体后来对胡女士情况的高度关注,反映的是民意的要求。无论熟悉舆论引导的媒体人是否想通了这个问题,他们都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上,日本老百姓对这位勇敢的中国妇女的关注,竟然远远超过了他们对事发地中国的不安和疑虑。这已经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

第二波发生在6月28日上午,胡女士逝世的消息传到日本时。当时,有一名较早留言的日本网友在评论区称赞胡女士“敬业爱岗”“有责任心”,引发了大讨论。

主流的不同观点指出:对“巴士阿姨”而言,保护孩子是她的工作,但“用命保护”却不是。面对男性持刀恶徒,这位手无寸铁的阿姨即便退缩,也没人能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谴责她。她挺身挡在孩子面前,是因为她勇敢,她善良。

“千钧一发”是后来日本民众谈论此事时经常用到的形容。从结果上说,胡女士救的是日本人,这当然让日本社会感动。不过,日本网友也承认,在那个性命攸关的时刻,胡女士恐怕没有时间主动思考自己救的是哪国人,更不用说设想什么“中日友好”的深远意义。主导她行动的是她的本能。然而,正是在这个强大的本能面前,一切情绪化的相互指责,一切游刃有余的利害分析都显得无力。这背后是一种人道主义,已经无关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波发生在这两天。29日至30日的周末,日本详细介绍了本次事件的种种后续,包括天津地标天塔为胡女士点亮;苏州市民自发为胡女士献花;还有中国知名门户开始打击“仇日言论”的问题。据《澎湃新闻》等国内多家媒体报导,6月29日起,网易、腾讯、抖音、百度等多家网站先后发布了处置挑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有害信息的相关公告。

此处需要先辟一则谣。上周末,中国互联网出现了几条广为流传的假消息,有一条称“产经新闻报导”在苏州的日企为胡女士发起募捐,还有一则谣传“日本政府向胡女士家属发出了移民邀请并发放安置费”。这些消息完全没有根据,后者可以说用心险恶。

说到《产经新闻》,值得一提的是,在胡女士的问题上,这家一向立场偏保守的报社并没有吝惜赞美。同时,《产经新闻》是第一家刊文转达胡女士家属不接受捐款捐物的日本主流媒体。他们转引了中国当地媒体对胡女士家人的采访,并将“相信任何有正义、有爱心的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等家属发言作为文章导语,发布在推特的官方账号上。300多条留言中,清一色是善意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消息下,一些此前有过驻华经验的网友,开始向日本社会分享他们心中的中国和中国人。除去那些孩子实际就读日本学校、受过“巴士阿姨”照顾的日本家长,还有因为旅游或工作等原因去过中国,一待好几年的日本人。

一名日本上班族留言称,他因为工作在中国住了8年,期间和中国朋友大吵特吵过,但仇恨从来过不了夜。这些有过不愉快的中国朋友逢年过节会串门送他小礼物,会为时隔几年再次与他相逢流下眼泪。也有人说,中国人从来不在乎国籍和种族的差别,只要他认定你是朋友,就会掏心挖肺地对你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许多多这样的留言,说的不是什么特别的经历,有的印象也不一定对,但字里行间都是真诚。对部分日本人而言,日本内敛且弯弯绕绕的社会氛围不一定最适合自己,他们可能打从心底怀念起了中国人的热情和直接。

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自己的眼睛看过中国、自己的双腿走过中国的日本民众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在他们的描述中,中国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庞然大物。掀开那个“对立的”意识形态表皮,里面都是普通的民众。他们一样在努力生活,有时也闹情绪,也犯糊涂,但本性善良,嫉恶如仇,在关键时刻是非分明。

的确,有不少日本民众将胡友平的故事上升到了一个高度,称她的勇气和牺牲“给了日本一个机会,让日本必须再一次认真地面对中国、整理与中国的关系”。更多两国网友不约而同用了这样的修辞:

胡友平女士,我们将永远记住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高新区居民开车到现场向逝者献花。图:中新网

人们能“永远”记住胡友平吗?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没有人能活到永远。但我们知道,胡女士的故事让中日两国的民众想起了一些被我们遗忘的事,一些平时难以说出口的事。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某种普遍的情感和意志。无论中日两国关系如何变化,又或者说,恰恰是在关系出现裂痕时,这些被我们遗忘的东西都会作为永恒之物,一次一次向我们扑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