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种粮食,别说过去人们不相信,就连现在,都有不少人将其当做谬论。

沙漠种个树都费劲,还能种庄稼?可我国的科学家真的做到了。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的小麦,产量达到了294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工程还阴差阳错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观新闻:“沙漠小麦”亩产294公斤,如何做到的?

沙漠种粮食?天方夜谭!

根据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小麦产量2731.8亿斤。虽然小麦产量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但对比2022年发现,小麦产量竟然减少了22.7亿斤,下降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农业大国,这0.8%的下降看似小,但实际上却不容忽视。为了保证百姓们的粮仓,我国科研人员的目光除了聚焦在如何增加产量上,就是聚焦在如何增加耕种面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政府网:国家统计局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说实在的,这两个都不好办。原因有两点,第一,粮食产量很大程度上与天气挂钩,即使现在有科技,可力量仍然有限,老百姓们大多还是得靠天吃饭。

第二,我国发展到现在,局势已经定型了,可耕种土地面积就那么多,就算再怎么增产,也只能被限制到那一个框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曾经人们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现在做不到。

于是科学家们将目光大胆放在了那荒芜的地区,比如说沙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沙漠占据国土面积高达26.81%,总面积为257.37万平方公里。如果这么多面积被合理利用起来,那无疑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丰收成果。

然而,这想法放谁身上都得吓一跳,那可是沙漠啊,寸草不生还种粮食,简直是天方夜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人无能为力,但科学家们却做出了具体方案,经过计算,发现沙漠种粮食,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这个困难程度确实有些高。

种粮食需要什么?充足的水分、良好的土壤。沙漠有什么?一堆根本凝结不了的沙子,这怎么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科学家们将试验的地点放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开始了新的征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沙漠,不管前期如何投入,只要这里有一场沙尘暴,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验田所处的麦盖提县,全县面积有90%的土地都被沙漠占据,重度盐碱地面积15万亩,轻度盐碱地面积46万亩,想要种粮食,还要考虑土壤的养分和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和盐分偏高等问题。

然而,一系列的技术打破了这个“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漠长出奇迹

增施有机质,添加固沙保水剂,喷施植物抗菌剂,采用水肥一体技术等等。水肥的控制也不需要时时刻刻看着,定时定量施肥可以通过手机APP操控,省心省力,节水节肥。

他们用两个多月将沙漠推平,高低差不超5厘米,用了一整个冬天来抗衡恶劣条件,用技术攻破一道道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麦在荒漠之中成长,从冬天的绿,成长到夏天的黄。今年六月,三声鸣笛开启了丰收的喜悦,7000亩土地上金黄遍野,收割机来回穿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片土地不再是荒漠,它是人们的生存之本。人们翘首以盼,一句“经测量,容重825克/升,达到一级小麦标准,亩产294公斤,超过预期!”让人热泪盈眶。

麦盖提县用自身给世界做了证明——沙漠不仅可以变成绿洲,也能变成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新闻网:今朝耕耘终收获 日照援疆结硕果

它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农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沙漠不再是人们的烦恼,而是人们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国家来说,小麦的成功代表着粮食的增加,还代表着可耕种面积的增大,百姓的粮食有保障,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

然而,原本只是增产粮食搞出的试验田,现在却无意间发展了另一条路,那就是治沙和改良盐碱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沙的新思路

小麦收割之后,会在地上留下麦秸秆。对于普通人毫无用处的麦秸秆,对于沙地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小麦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它能够尽可能的往下扎根,吸收深层的水分和养分。等麦子一收,麦茬仍然在土地中起着作用,他们抓住了流沙,相当于给沙漠披了一层保护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流逝,麦茬会腐烂在土地中。它为沙漠的土壤带来了有机质,有机质的增多改善了土壤成分,令贫瘠的土地渐渐变得肥沃,从而长出一些基础耐旱的植物。

与麦盖提县的试验田有着同样喜人效果的是附近的莎车县,这里被种上了“京麦183”,这个品种的特性就是耐盐碱,更是可以改善土壤盐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如果每年都坚持耕种小麦的话,不仅沙漠土壤能够得到改善,沙漠化也会逐渐减轻,耐旱植物在这里生长,曾经荒无人烟的沙漠成为了百姓们的底气,耕地面积的增多带给后人的是无穷无尽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沙漠化占据国土面积的26.81%,全球的沙漠占据土地面积的20%。从前风沙漫天,沙尘暴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治理沙漠迫在眉睫。

如果将沙漠逐步变为耕地,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可持续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沙漠中种小麦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愿景很美好,现实实施起来是非常难的。

有限的水资源该怎么利用?自然条件怎么改善?怎么压缩成本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坚持并且根据情况不断改善。

但毫无疑问,麦盖提县的成功是具有开创性的,它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可能性,并且是有着极大希望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成功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人们从“这也行?”走向“真的行”,在未来,沙漠种粮食的事情只会屡见不鲜,这是成功的起点,是人类智慧成果的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麦盖提县的成功离不开背后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这沉甸甸的麦穗就是他们智慧的成果,他们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为科研人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