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7月3日至4日,上合组织阿斯塔纳领导人峰会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

但在这次开幕之前各方突然收到了一条消息:印度总理莫迪因为“行程问题”,将缺席本届峰会,改为印度外长苏杰生参加。

且莫迪是所有领导人中唯一缺席的,其他国家都对这届峰会非常重视。

消息人士还称,这是莫迪今年当选印度总理后的首次上合峰会,也是中俄等国家商议俄乌冲突前景的一次关键会议。

印度原本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时就有很多国家保持疑虑,最近两年莫迪更是频繁在上合组织“搞事”,这次更是直接“缺席”,由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代为参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被欢迎的上合组织“顾客”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目前参加的唯一一个涉及安全和政治合作为主题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

中国在建国后长期奉行不结盟政策,强调主权独立自主,上合组织的成立有偶然因素在内。

因为苏联解体后1996年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取得成果并建立了五国会谈机制,这是上合组织的前身。

2001年上合组织正式在上海成立,新加入了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上合六国,并签署了联合宣言。

组织的下一次扩员要推进到2015年之后,当时和中国睦邻友好的巴基斯坦申请加入上合组织,并受到了各方的欢迎,审议获得一致认可。

印度政府获悉此事后也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但印度的申请让各方开始迟疑:强调安全和政治合作的上合组织是否要吸纳两个“敌对国”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并不像现在一样,两国围绕着克什米尔地区经常发生冲突和热战,印度还威胁对巴基斯坦“全面开战”。

再者而言上合组织不是金砖,也不强调经济效益,让两个有关键领土争议的国家加入,对上合的未来是否会造成潜在影响,甚至是引起分裂?

这都是很难确定的事情,所以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也就因此有异议,认为在印度加入这件事上必须谨慎对待。

但当时强烈推荐印度加入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之所以要引进印度,其一是因为印俄军售问题非常牢固。

当时印度和美国的安全合作还没有全面开始,莫迪政府的大额军售订单几乎都在莫斯科“下单”,还购买了俄罗斯的战机、S-400反导系统等一系列昂贵的武器。

俄罗斯将印度吸纳进入上合组织,很大程度上是想和印度继续推进军售合作,让俄方成为印度军火的长期供货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是俄罗斯一直有将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转化为“跨区域性质”的构想,也就是向军事化合作的方向发展。

俄专家人士认为普京欢迎印度加入,也是为了给俄罗斯的政策铺路。

一旦未来上合组织能成功实现所谓的“深化安全合作”,那么俄罗斯就能通过上合组织借力印度。

毕竟印度的军事实力也越来越壮大,俄罗斯把这一目标看得很重要。

其三是印度在金砖国家中,和中国、俄罗斯都有良好的经济合作,所以新德里认为他们加入上合组织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印度的真实目的就是制衡巴基斯坦,防止未来上合组织壮大后巴基斯坦变为“不可控”。

但在俄罗斯等国的引荐下,最终在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同获批进入上合组织,上合变为“八国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给上合组织“使绊子”

本届印度总理莫迪拒绝出席阿斯塔纳上合峰会之前,实际上印度已经在上合内部多次搞小动作,为上合成员国达成一致“使绊子”。

典型事件就是印度政府在去年7月的上合峰会上拒签联合发展协议,让上合在国际上闹了大笑话。

美国媒体也为此嘲讽称,在北约还没有变成“跛脚鸭”之际,上合组织已经变成了“跛脚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内部分歧问题。

正如上文提到的一样,俄罗斯想将上合组织的安全作用扩大是公开的西方,尤其在俄乌冲突之后俄方这一目标更加坚决。

普京在2023年上合峰会上提及,希望中、俄、印等国家达成一致,将上合组织反恐机构的职能转化为“全球性”任务。

也就是扩大跨区域执法权,可以看出这条要求的目的也很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快印度就提出了反对,印度表示“不希望上合组织过度宣传武力”,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应该控制在全球的影响力,这才是发展道路。

莫迪政府有自己的算盘,即不希望过度靠近中俄而影响他们和美国的关系。

印度政府也不支持上合组织向军事化路线扩张,提出明确的担忧,这些讨论都可以通过磋商来完成。

在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最终莫迪政府拒绝签署在2023年上合峰会上各国达成的《上合组织至2030年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拒绝了参与经济发展路线。

这导致上合峰会问题成为西方“看笑话”的热点,可见莫迪和其他几个国家经济层面上也经常难以走到一起,俄罗斯最担心的事情也终于发生了。

所以莫迪这次再度缺席峰会,在领导人议题期间派了外长作为代表的行为并不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要求莫迪至少通过视频方式出席

有报道称在哈萨克斯坦政府的一再要求之下,莫迪可能会通过视频的方式部分出席会议,这已经是印度所能达成的最大妥协内容了。

总而言之,想解决金砖的分歧已经成为长期的问题,这不会是印度最后一次对金砖拖后腿。

印度正在逐渐成为“钉子”的原因

印度从一开始非常希望跻身于上合体系中,到现在几乎任何事情都有“道不同”感觉,期间经历了什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早前的转发报道中,俄专家特罗维耶夫认为,印度从一开始进入金砖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和其他国家专心谈合作。

而是为了制衡某国,和加强自己同西方谈判的砝码,所以将其放进来不是一个正确的选项,且美国的拉拢是主要原因。

特朗普时期,美印关系还处于不温不火的时期,美国当时也偏向拉拢印度对抗中国。但拜登上台后,花了大价钱争取莫迪在对华、对俄问题上改变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是对印度的拉拢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

美国不仅承诺对印度大举投资,还为其提供长期的安全和防务支持,把印度放在了“印太战略”的核心位置,拉拢其加入“四方对话”机制。

更重要的是,印度和美国已经有“准军事协议”的存在。

加入金砖后第三年,美国和印度达成了《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和合作协议》,其中规定美印两国共享卫星和传感器。

2023年上合峰会之前,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和拜登签署了很多协议,其中包括同意美国海军舰艇在印度造船厂进行维修。

再加上之前两国已经有《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规定弹药和补给可以共享,意味着美国和印度在战时已经可以高度配合了。

所以在倾向于和美国已经达成了军事合作的基础上,如果印度选择在上合组织继续扩大和中俄国家的安全合作的话,会让印度在美国一方地位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专家认为的最大原因:印度在中俄与美国“二选一”的问题上毫不迟疑地选择和美国政府合作。

基于已经有了一个准军事体系的前提下,印度不会继续同意继续扩大上合的安全职能,出现第二个和前者对立的准军事体系。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让俄罗斯拉拢进来的印度,成为现在反俄罗斯路线的最大绊脚石,也不可能支持莫斯科的扩大上海合作组织安全职能的目标。

自俄乌冲突之后,莫迪政府和受到西方孤立的俄罗斯进一步拉开了距离,在军事采购领域也逐渐转向了美国。

印俄两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他们留在上合组织中也就变成了“钉子”。

另一方面,印度在上合框架内的很多问题上也和中国有矛盾。

中国非常关注经济问题的贸易协定,以及地区发展性问题印度选择拒签,去年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有很多来自中方的参考性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分认为印度和中国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美国和中国的立场摩擦,如果印度选择经济上和中国合作,那么他们将会“失去美国”并不止是说说而已。

印度的立场模糊化让上合组织的发展前景受到了挑战,也就是说现在上合九国内的“三大国”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仍然在正常合作和推进。

印度则是不赞同俄罗斯的想法,也不愿意和中国走到一起,面对美国的持续不断地拉拢,印度在上合的路线还会更加孤立和不合群。

如何改变“印度困境”

那么,印度既然故意不派领导人来参加峰会,和上合组织的整体理念开始逐步走向相反方向,是否可以将他们排除出去?

这就引发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没有所谓的投票踢出的机制,拿印度无可奈何。

因为上合组织是一个平等关系下创立的组织,不是有等级层的上下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带队的是印度外长苏杰生

这意味着印度已经观念不和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仍然留在上合组织内不停地投下反对票,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不退出,其他国家拿印度毫无办法。

基于这种前提,一些观点也提出了如何解决印度在金砖开始“拖后腿”的三种可行性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效仿G7对待俄罗斯的一样,设立一个投票“冻结”某个国家的新机制。

只要其他成员国一致同意,就以此来冻结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会员权限,其他国家不受影响。

这种方法带来的反面效果也可能会让金砖的发展公平性受到讨论,例如G7就完全变成了一个“西方小圈子”。

第二个观点认为可以大量使上合组织扩员,稀释印度的话语权。

例如将现在的9国扩大一倍,那么印度在这一组织中也就变得边缘化,他们的“孤立道路”很难走得下去,最后只得加入或者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盲目扩员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引发新的成员国之间的问题。

毕竟上合组织是一个涉及安全合作的架构,有任何一国不是同心协力,都有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

第三个观点认为上合组织可以改变和调整规则,使得会议表决由全体改为“多数”。

这样如果是极端个例比如印度反对其他的议程,那么这种反对就会失败,会议规则仍然会被通过。

这样做的问题是上合组织如果通过有一个国家不认可的章程,那么所有成员之间的合作就会变得困难。

这也正是北约、欧盟等组织要求“全体表决通过”的原因,全体同意更具备可执行性,而少数服从多数(哪怕是极少数)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应对印度这一棘手问题,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更多人赞成使用第三种手段,设定类似“如果会议章程只有一个国家拒绝通过,应当视为全体通过”的规则,让印度不能以一己之力来破坏整体的努力。

但这样印度必然不会执行类似的规则,和上合组织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总而言之,印度当前在上合组织的一系列行为也让我们知道了,任何利益共同性组织在吸纳成员时都应该考虑立场问题,是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一些立场左右摇摆、受到拉拢就难以坚定、包括和组织内成员有不可调和矛盾的国家,都不应当成为扩员吸纳的目标。

参考资料:

《拖了几年后,美印终于要签关键军事协议,印军将能与美军共享信息》环球时报

《6:1!上合开峰会,拒支持中方倡议,印度唱反调没用,宣言通过》海峡消费报

《俄媒:普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对伊朗加入表欢迎》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