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临时关税的决定,7月4日就要正式生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并没有取消这一临时关税的想法,它甚至还打算变本加厉地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英国《金融时报》7月3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将在本月稍晚时,建议取消目前150欧元的免税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取消150欧元的免税门槛,看起来像是一视同仁地征税,但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它实际上针对的就是来自中国的产品。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去年欧盟进口了23亿件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来自几家中国企业创办的海外电商平台。之所以强调低于150欧元,正是因为欧盟对低于150欧元的进口商品不收税,而且据欧洲海关的工作人员透露,这些平台上的商家往往还会把一件超过150欧元的商品,分成多个包裹邮寄到欧洲,以此来避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23亿件商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利时列日海关仅有20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而这已经是欧洲比较大的海关了,靠这些工作人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所有产品都进行负责任的检查,庞大的工作压力下比利时列日海关爆发了多次罢工。海关工会负责人抱怨,过去两年内共有超过20亿个包裹,从两家中国购物平台发往欧盟,每天都有40万个包裹到来,直言“根本处理不过来”。一位欧盟官员也表示,庞大的海外包裹数量,正在考验海关的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来看,欧盟想要靠加关税来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己方市场,一来扩大税收,二来保护本土制造业,三来也能减轻海关的压力。这个想法看似美好,但恐怕不会给现实带来多大改变,整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欧洲民众为何如此青睐中国的产品,而这是欧盟不愿意正面回应的。因为如此巨量的包裹,不是中国电商平台故意堆积的,而是欧洲民众的需求太旺盛导致的。

实事求是地讲,这本质上体现了欧盟经济的不景气,以至于欧盟民众不得不购买大量低价产品,来降低日常生活支出。据欧盟委员会的预计,2024年欧盟GDP增长仅为1.0%,欧元区增长0.8%;2025年情况稍微好一些,但GDP预计增长也仅有1.6%。即便欧盟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加了税,其性价比也比欧洲本土生产出来的产品要高,毕竟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欧洲民众更关心能不能用而不是好不好用,先解决“有无”问题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海关人员的抱怨,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多招人、优化工作流程等等办法都可以试一试。而且每年23亿个包裹的数量也算不上多高,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达800亿件。23亿对800亿,欧盟的问题并不难解决。

就目前中欧关系来看,欧盟应该会在取消150欧元的免税门槛这一议题上达成一致,但加征的关税将会以售价的形式,转移到欧洲的购买者身上,进一步加剧其日常生活开支,从长远来看对欧盟经济反倒是不利影响。正如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关税成本,最后都被美国消费者“支付”了那样,欧盟这番加税的决定,其实是在对欧盟民众征收“廉价产品税”,受到的民间阻力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