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皓元 刘恬恬|实习生

主编 |陈俊宏

刚上任不到三年,均瑶健康经理人之位再生变动,新任经理人是家化行业”门外汉“。面临产品老化困境,均瑶健康拳头产品“味动力”持续失速,朱航明押宝的第二增长曲线益生菌业务效果尚未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据2020年上市以来,均瑶净利润已连续下跌4年,股价也一路震荡下行,较发行初期市值蒸发近61亿。大单品市场失速下均瑶转而押宝益生菌业务,然效果有待显现。均瑶的业绩下滑,虽与乳制品行业整体下行不无关系,然很大程度是受企业个体因素影响。

有分析认为,均瑶健康的问题并不是靠管理层变动可以完全解决,新品乏力、老品不畅,整体业绩下滑是必然的。

时隔两年又变更经理人

7月2日,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健康”)发布公告称,其总经理朱航明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经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俞巍先生为公司总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朱航明于2021年12月28日被任命为均瑶健康总经理,截至2024年7月1日,其任期仅为2年半。上任总经理许彪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离任,许彪自2008年起开始担任均瑶集团总经理,截止退休,已在任13年。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朱航明接替退休的前任经理人许彪时,均瑶健康曾在公告中表示,“作为快消品行业专家,朱航明将对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专业帮助。”然而掌舵仅两年半,便由仅有家化背景的“门外汉”所接替。

据悉,朱航明有着丰富的乳制品行业从业经验,曾历任上海长江仪表厂一车间班组长、团支部书记、经营科质检科区域经理;上海农工商集团长江总公司团委书记、工会主席、党委委员;光明食品集团上海长江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上海市川东农场党委书记;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位。

相较之下,接班的俞巍却是个“门外汉”,其从业背景主要来自家化行业。公告显示,俞巍曾历任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全球合伙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CMO、首席数据营销官 CDO、兼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护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CEO兼总裁。

均瑶健康此次管理层“换血”,或与业绩不振有关。

据了解,2021年朱航明刚上任之际,均瑶健康实现营收9.14亿元,同比增长7.24%;受研发及管理费用大幅增长的影响,当年净利润同比减少31.26%至1.47亿元。朱航明上任后决定押宝益生菌业务,但目前未有明显效果,近两年营收虽显著增长,却未能换回净利润连年下跌的趋势。

财报显示,均瑶健康营收由2021年的9亿元增长77.8%至2023年的16亿元;净利润却由2021年的1.5亿减少近60%至23年的5758万。由于其加大了渠道投入与研发,对应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均影响了净利润的增长。2021-2023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264万元、1797万元和2518万元;营业成本由5亿元大增140%至12亿元;销售费用由1.69亿元增长11.2%至1.88亿元;管理费用由7571万元增长147%至1.88亿元。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均瑶健康的高层变动可以被视为一次战略性的重组,旨在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来激发企业的活力与创新能力。尽管俞巍的家化背景与均瑶健康的现有业务有所不同,但这种跨界的背景也可能为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点。

大单品”味动力“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均瑶健康原名均瑶乳业,于1994年作为对标娃哈哈与太阳神的饮品横空出世,2018年更名为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公司战略正式从乳饮料转向范围更广的健康型饮品领域。

2020年均瑶健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均瑶上市发行价格为13.43元/股,共发行7000万股,市值达94亿,上市当月,股价一度上升至22.51元/股,被投资者戏称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

然好景不长,上市首年均瑶健康收入便开始缩水,由2019年的12亿降至2020年的8.52亿元。此后三年,均瑶连续出现净利润下滑,截至2023年底,均瑶健康的归母净利已连续下滑4年。2024年Q1其净利润虽有所回调,较上年同期增长9.34%至2615万元,然营收却较上年下降11.1%至3.96亿元,仍难掩下滑态势。

业绩颓势的影响也反应在二级市场,自2021年起,均瑶健康股价持续震荡下跌,由2021年上半年高点的17.68元/股一路降至如今的5元/股左右,降幅达253%,截至发稿,均瑶股价仅为5.61元/股。市值蒸发七成,从21年的99亿元下滑至目前的33亿元。

均瑶健康的业绩不振或与其大单品市场失速有关。自其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以来,“味动力”一直是均瑶健康业绩增长的最大动能。然自2019年起,均瑶健康旗下乳酸菌饮料营收持续下滑,2020-2021年,均瑶健康乳酸菌系列饮料收入占比依然超过八成,但营收分别减少35.16%、2.09%,2022年均瑶健康旗下乳酸菌饮品收入进一步下跌至3.25亿,较上年的7.5亿近乎腰斩。

为挽救业绩颓势,均瑶健康近两年押宝益生菌业务,加大多款益生菌创新产品研发投入,但效果并不显著。财报显示,2020年均瑶的研发费用只有200万元,2021年则大幅增涨532%至1264万 元。2022-2023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797万、2518万,分别同比增长42.2%、40%。2021-2023年间,其益生菌食品的营收占比也随之增长,分别为3.88%、5%、9%。

均瑶健康方面表示:“整体来看,未来三到五年,公司业务结构会从过往的味动力乳酸菌大单品,转换为以润盈为研发平台,结合渗透率高、适合益生菌发挥作用的赛道,打造若干个活跃益生菌特色终端品牌。”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均瑶健康的问题并不是靠管理层变动可以完全解决,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均瑶健康整个产品体系严重老化,跟不上新生代的消费节奏,核心市场也基本在三四五线市场。新品乏力、老品不畅,整体业绩下滑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