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声音 | 栏目

经济转型研究| 来源

厉以宁 | 作者

荆轲 | 编辑

导读

A股再次进入了垃圾时间,4800只股票下跌!连续两天成交额低于6000亿关口,上次成交额低点出现在2023年9月20日。人气全无,投资信心已经跌至冰点。价值线研究院找到一篇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20年前的演讲。厉以宁教授指出:人气宜聚不宜散,人气散了,信心丧失了,再好的政策措施,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厉以宁教授认为:人气散了,表象看是因为若干家上市公司被揭露出问题;若干个炒家在股市上兴风作浪;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状况的错误言论对人们的误导。20年一轮回,A股又到最危急时刻,回头来看,上市公司造假、炒家兴风作浪的问题,今天解决了吗?投资者的信心,该如何重聚呢?

本文为2004年12月21日厉以宁教授在“积极稳妥发展资本市场”高级论坛上的发言全文,该论坛是第一次“国九条”发布后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有周正庆、周道炯、刘鸿儒、尚福林等四位证监会主席同台演讲的会议,之后中国股市开启了6000点牛市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证券市场的人气是怎样逐渐消散的?

中国证券市场从2001年以来一直处在低迷状态。2004年全年的股市始终未有起色。当前,对中国的股市而言,最重要的是重新集聚人气。人气宜聚不宜散,人气散了,信心丧失了,再好的政策措施,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首先要弄清,中国证券市场的人气是怎样逐渐消散的?

在这段时间内,的确有若干家上市公司被揭露出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实,或伪造资料欺骗股民等等,从而使得一些中小投资者为此蒙受了损失,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但仅仅这样就会使人们对整个股市失去信心吗?看来,这可能使某些股票价格大跌,但还不致于引起整个股市长期内下跌不止。

在这段时间内,的确有若干家新上市公司被披揭露出问题,如资产不实,账账不符,账产不符,或通过不正当的手法上了市,一些投资者为此蒙受了损失。事件被揭露出来之后,它们的股票价格当然会下跌。但这同样不会使人们对整个股市失去信心。某些新上市公司做假的问题不能同整个股市混淆一起,所以这一类问题不致于使整个股市长期下跌不已。

还有,在这段时间内,的确有若干个炒家在股市上兴风作浪,唱空做多或唱多做空,使得一些中小投资者上当受骗,糊里糊涂被套牢了。这样的事情,照理说,只要被揭露出来,并受到应有惩处,也不会动摇整个股市,它们不可能把股市导向谷底。

投资者唯恐撤离晚了会遭受更大损失

从国际上证券市场的长期熊市来分析,造成长期熊市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宏观经济不佳,经济仿停滞或萧条;或者国内政局发生大的震荡。然而在中国,这两个原因是不存在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中国股市几年来一直低迷不振的主要因素?

是人气的消散和投资者信心的丧失。而人气的消散和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固然同前面所说的某些已上市的公司的问题被揭露、某些新上市的公司的诚信受到质疑,以及某些炒家在证券市场上的非法行径被曝光有一定关系,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状况的错误言论对人们的误导。

正是这些误导使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感到灰心失望。因此,在投资者中间产生了一种逃避股市的情绪,唯恐撤离晚了会遭受更大损失。人们相互影响,消极思想的市场越来越大,人气怎能不消散?

让人气在发展中聚集

当前最有害的错误言论就是否定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是正常的,主流是健康的;而对于证券市场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则予以夸大,认为这才是主流从而以偏盖全,甚至颠倒是非,使人们对股市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感。何况,散布这种错误的人不顾这些被揭发出来的问题中,有些已受到了应有的处理,有些正在处理。

对人们误导的错误言论主要反映于:认为中国的股市是"早产的",是条件不成熟时产生的,以及认为中国的股市不符合国际标准。照这种说法,只有按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来彻底推翻中国的股市,推倒重来,否则中国的股市就不可能有前途等等。

其实,这种看法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当然,决不是说中国的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是完善的,但如果脱离了中国国情,散布对中国股市的不信任感,名为帮中国股民说话,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坑害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把他们牢牢套住,使他们手中的金融资产被蒸发掉了。这对中国的改革事业有什么好处?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什么好处?

必须认清,中国的股份制和证券市场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不考虑中国的国情,一开始就要按国际标准来规范中国的股份制和证券市场,那么可以说,也许直到现在我们还不可能有股份制和证券市场,中国的整个改革进程就会被大大推迟。

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应当承认国情,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在发展中求规范,在发展中向国际标准靠拢,让人气在发展中集聚。这才是对社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