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携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二人也因此成为了首获诺贝尔奖的华人。但其实,在二人获得诺奖的21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曾无限地接近一位中国科学家,可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以一场“大乌龙”的方式,贻笑收场了。

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时,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被寄予厚望,但大奖最后出人意料地旁落了。更可笑的是,那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卡尔·阿德森的研究成果,是完全基于那位中国科学家研究基础上的。卡尔·安德森本人为此也表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诺贝尔奖。那位中国科学家名字叫赵忠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邓稼先、钱三强、杨振宁、李政道等人,赵忠尧的名字并不是那么为人所熟知。然而这4位科学家都是赵忠尧的学生。并且除了他们四人之外,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位都曾师从于赵忠尧。毫不夸张地说,赵忠尧一人撑起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半边天。

赵忠尧一生最具传奇色彩的“抱着菜坛子进清华,被门卫拦下”的事迹,至今还为人们娓娓道来。

赵忠尧1902年出生在浙江,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院,1925年在清华大学担任助教。那时中国的科技明显落后于西方,赵忠尧一心希望远赴重洋,学习更先进的西方科技后,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

1927年,赵忠尧自筹学费,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30年,赵忠尧在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这一诺奖级别的发现,立刻引起了整个物理学界的轰动。

但令人遗憾的是,1936年诺贝尔奖却颁发给了于1932年发现正电子运行轨迹的卡尔·安德森。笔者虽然是物理学外行,但是无论从名字上还是从时间点上,也知道谁先谁后。卡尔安德森还亲口表示:

自己的实验室当时与赵忠尧只有一墙之隔,自己的发现吸收了他的很多研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尔·安德森

很多人都替赵忠尧惋惜不已,但赵忠尧明白,这些大奖啊小奖啊,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的理想是希望中国科技能够在未来强大起来。

只要这一愿望能够实现,丢了100个诺奖都无所谓。

1931年,赵忠尧来到剑桥大学,他的老师是当时被誉为原子核大师的卢瑟福,卢瑟福对赵忠尧十分器重。年末,赵忠尧打算回国,卢瑟福送给了他一管50毫克的放射性镭。

中国后来科技的希望,就在这50毫克放射性镭上。

自从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这一元素就与核武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赵忠尧回国后,也把这一管放射镭,小心翼翼地带回到国内。后来他把这一管镭无偿地捐献给了清华大学,并组建了专门研究小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了清华大学,学生为了避难纷纷南下,然而在人潮中,只有赵忠尧一人向北跑去。有学生立马拦住他,赵忠尧奋不顾身地一把甩开。

因为那一管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园内,如果落在了日本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但当时清华园已经被日军团团围住,想要进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赵忠尧找到了梁思成里应外合。

赵忠尧极其熟悉清华的地形,他趁着夜色悄悄潜入清华园,找到放射性镭的铅管后,小心翼翼抱在怀中溜了出去,负责接应的梁思成开车把他送回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和梁思成

回到家后,赵忠瑶意识到:如果一直揣在怀里,沿途遇到日军搜捕的话,必定会暴露。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咸菜罐子,就把放射性镭放在里面。

赵忠尧随后一路南下,风尘仆仆,身上带着的行李全都被他丢掉了,唯独那个咸菜罐子死不放手。等到了长沙清华大学校址时,年轻帅气的赵忠尧已经衣衫褴褛,简直比叫花子还狼狈。

当时他一把跨进校门口时,门卫直接给他拦下,说什么也没有让他进去。

这时梅贻琦校长刚好经过,看到门口有动静就来查看。赵忠尧颤颤巍巍地把咸菜罐子捧到梅贻琦面前,跟他说:梅校长,我是赵忠尧。

梅贻琦这才看出,眼前这位叫花子,竟然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赵忠尧,赶紧把他请进屋内。

一路上提心吊胆,尝尽了辛酸,此时总算安全了,赵忠尧放声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贻琦

正是赵忠尧的舍命,才保住了中国科学未来的希望。而多年之后,赵忠尧又一次赴美,一位叫特朗普的人,也给了他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