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解纷是行政法官的坚守。”---候丹华副院长的格言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经济不振、房地产市场萎缩、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的期待,也有生产厂家缓解钢材、电梯滞销的出路考量;当然老龄化造成高层业主上楼难也是事实;这其中,资本力量及各获益方都想分享这丰厚利润蛋糕,扮演了重要抓手角色:广告宣传狂轰滥炸,深入小区急不可耐,梯商梯托网络暴力没有底线。

于是乎有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如上海某电梯公司总裁就是人大代表,也是加梯的倡导者之一;但也有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发现存在问题,提出结构安全含电梯运行安全隐患,分担费用难保证,后续管理难运营,质量问题屡次三番,低层业主利益受损赔偿等问题。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候丹华,于今年初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发表了看法,说明她对该热点问题有较深的调研与思考;候丹华是上海市审判业务专家,有30多年的法官经验,高院审判委员、二级法官,她的格言是:“审判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解纷是行政法官的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可以用来作为指导当前加装电梯居民之间矛盾法律纠纷解决的思路!加梯有不同意见和诉求,不应该仅根据所谓民法典第278条“多数决”,第288条的“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但忘记还有“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不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调解,就“简单粗暴”的通过法院判决输赢。甚至强装发生暴力冲突,强拉硬拽,引起人身伤亡,制造尖锐矛盾结下仇恨。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提出加装电梯要“协商一致、和谐加装”,与候院长理念相同。现在住房都是私有制,往往是家庭赖以生存唯一财产,要消除各方顾虑,解决各方关切,协商一致。

也许有人看后以为她对加梯的看法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说深说透;我却认为:实际上是鉴于她身份敏感(人大代表+法官),能发表不同意见实属不易,“看破不说破”,只要了解其意涵、就知道她不是无条件支持加装!况且,她并非资深建筑行业专业人士。她的意见整理归纳,加以述评如下:

1.老旧小区预制板砖混结构,抗震差。“老旧小区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多层砖混结构居民楼”。(用人大代表、市地震预测分析中心副主任、抗震专家赵镇岭的话:8、90年代建筑抗震不达标,要考虑采取补救措施。) (述评:住建部有《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等,现在鉴定普遍只对加梯的楼梯间检测,不入户安全鉴定,更不作整个楼栋抗震鉴定。这是因为不抗震的结构经不起实事求是的鉴定?可悲可叹的是,有的楼栋单元先表决“多数决”,再联系鉴定勘察;有低层阻止勘察,被法官判决不得阻挠妨碍加装;颠倒了顺序与流程,完全不顾结构安全是加梯的先决条件。类似于未婚先同居、未婚前检先孕,根本不要先领证才合法。加梯造成安全问题由业主自己负责,推动、审批、设计、施工……谁也不承诺主体结构受损负责保修赔钱、终身负责制。)

2.配套设施差,加梯雪上加霜,制造社会矛盾问题。“这些小区的配套绿化、道路、停车位、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都因为当时条件所限,不符合现代居住需求。这些小区加装电梯,需要作科学合理的考量,否则会让本就局促的居住条件雪上加霜;更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打破原本平静的邻里关系。”(述评:雪上加霜!甚至是雪上加雪!击中要害问题。加梯造成毁绿、断路,减少本来就少的停车位,更无养老、医疗等服务设施。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老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停车位等都达不到标准,更不用说:抗震、节能、日照,视野,自然通风采光环境要求。)

3.以本栋楼意见决定不合理,应考虑全体业主切身利益。“到底以本楼栋居民的意见,还是小区全体居民的意见?来作为加装电梯的最终决策?怎样的决策流程才是相对公平合理的?目前还存在疑问。”以楼栋为加梯决策,“这一决定往往会影响全小区居民利益,例如影响釆光,减少停车位,遮拦视野等。”(述评:目前几乎都是以楼栋多数决,取消一票否决。法院要为政府不规范的决策流程买单,美其名曰“保驾护航”)

4.一些先天不足的小区,有安全隐患,包括通行,消防通道。“有一个小区加梯后,原有道路变成还足1米的狭窄通道,加上有电梯遮挡,车辆和行人交汇时有盲区,容易发生碰撞。”(述评:新的《防火通用规范》全文都是强制性条文,要求沿住宅长边至少有一条消防车道路,且满足消防车消防要求。消防车道至少4m宽、4m高。加梯有几个能满足?)

5.法律未明确相关规定。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明确相关标准和流程,包括加梯可行性指标,决策流程等关键环节。(述评:副院长看来并不认可所谓“民法典”第278条以改建的名义,采用两个2/3以上业主参加、两个3/4以上业主同意的“多数决”;也不认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为加装电梯立法的解释。)

6.先规划、再加装,改造与加梯并行。对于不适合加装电梯的,可采取多种途径解惑,由政府主导房屋置换等办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述评:上下楼难的解决办法很多。例如人工智能楼道梯,以旧换新买新电梯房。以统计有多少老旧小区门洞来作加梯计划,追求2.6万亿,400万台,政府补贴,基层奖励等措施、为加梯而加梯;无视结构安全、消防安全、日照釆光,噪音,随意占用绿化,停车位,道路等,没有基本用地指标,恶化环境;怎么能安居乐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