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持续近20天强降雨,洞庭湖决堤了。

夹裹着泥沙的洪水汪洋恣肆,从决口涌出,淹没了大片良田和村镇。

根据气象台报道,湖南这轮降雨已经持续了20多天,全省平均累计降雨量超过864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多43.9%,是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已经超过了1998年的降雨量。整个江汉平原、长江流域的防汛形势都尤为险峻。

洞庭湖的决堤不是偶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梦大泽,或许要重现了。

大水漫流,再现云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古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有两个面积巨大的洪泛湖泊:云梦泽和彭蠡泽。

这两个湖泊面积极大,几乎覆盖了整个江汉平原,以及鄱阳湖平原,黄石、安庆地区。长江流域古代很少有洪水,关键就在于这两大湖泊的调节能力。

从"华容隆起"北侧至汉江以南的广大地域,在古代被称为云梦泽。云梦泽在先秦时“方九百里”,全盛时期水域面积达到26000平方公里,是如今洞庭湖的十倍以上,超过了美国的五大湖区。

云梦泽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型湖泊,而是由沼泽和湿地连接起来的一群湖链,洞庭湖只是其南边的一部分,中间点缀着一些低矮的山地丘陵。

先秦时期的云梦泽,岛屿遍布,沼泽丛生,植被丰茂,物种繁阜,湖面之上,碧波浩渺,飞鸟翔集。

楚国的先人便最初生活在云梦泽附近,借助这里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的地理优势,乘势而起,逐鹿中原。

汉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描写,乌有先生对楚王称“楚有七泽”,其中最小的一个名“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上,云梦泽是历代文人墨客憧憬向往的神秘圣地。唐诗中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宋人喜欢化用“云梦”典故,苏轼诗云:“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古人们认为,在云梦泽深处有着不为人知的珍奇动物和宝藏,是神仙所居之处。更加神奇的是,如今频繁发生水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宋代之前云梦泽消失之前,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水灾的记载。

巨大的云梦泽就是一个天然的涵养水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西来,刚刚挤过三峡峡谷,便来到了低矮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量剧增,使得长江行到这里,开始呈现出漫流状态。

那时候的长江无拘无束,汪洋无际。

河不是河,堤不是堤。河便是堤,堤便是河。

最终,漫流的长江水通过“九穴十三口”进入泄入云梦泽。

云梦泽承担起了长江的蓄洪区的作用。

如此一来,长江与云梦泽,便江湖不分。到了枯水季,岛屿露出,沼泽遍布,给水鸟和野生动物以栖息地。到了丰水期,百川灌湖,潦原浸天,两岸之间不辨牛马。

有了云梦泽的存在,再大的洪水到了这里,都消失于无形。急脾气的长江遇到了能包容的云梦泽,云梦泽就好像一个天然的调节阀,为长江蓄水补水,因此,在古代大部分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都是“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

宋代以后,气候逐渐变冷,人口却逐渐增加。原有的土地无法满足增量人口的需求,云梦泽水面下降,大量肥沃的湖区土地被开垦成良田。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小冰期的到来,使得云梦泽进一步萎缩,几近消亡。人们便开始向洞庭湖要地。洞庭湖面积从原来的6000多平方公里,缩小到如今的2500多公里,减少了近三分之二。八百里洞庭,如今在地图上形似一棵行将枯萎的豆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的湖面与陆地的天然边界,被筑成了坚固的大坝,原来连成一片的湖链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湖区,原本的蓄水湖区便成了高标准良田……

小冰川期大水退去的湖底,也成了一个个村镇、城市。

如此一来,对调蓄长江洪峰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云梦泽、洞庭湖成了被涸毙的猛兽,再也无法抵挡上游来的洪水。

从20世纪开始,长江流域降雨量逐年增多,每年雨季到来,奔腾的长江水得不到蓄洪区的舒缓调控,就会出现暴涨,严重时甚至会向周边漫流,洞庭湖已经无法涵养这巨量的水源,最坏的情况就是溃堤决口,淹没周边的围垦区。

并不是水涌进了人的家里,而是人住进了水的家里。

水只是回到它该回到的地方。

所谓的海绵城市、泄洪蓄水都是伪命题,真正要防洪蓄洪,只能靠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提高天然湖泊的蓄水调节能力。

现在南方地区,已经正在有节奏的进行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去应对大自然带来的气候影响。

持续千年的围湖造田,持续千年的向湖要地,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的。

千年云梦,终要重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

气温升高,雨线北移。

随着气候的变化,传统的“北方抗旱,南方防洪”的分治策略已经不奏效了。长江到黄河的广大区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入夏开始,长江黄河流域便开始出现40度左右的高温,随之带来持续的干旱。到了农历夏至之后,降雨量增加,动辄出现大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四季分明,降水适中的温带季风气候变成了降水充沛,有明显的旱季雨季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甚至出现了云南野象一路北上的神奇事件。

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最近10年,比气象观测记录的前10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2度。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极端强降水量事件增多。1961年至2023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2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候变暖,降雨增多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断深入内陆,雨线北移,增加了中国北部的降雨量,很多北方地区开始出现洪灾和内涝。

2021年的河南郑州、新乡,2022年的辽宁,2023年的河北涿州、黑龙江……

更值得关注的是,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仅越过了秦岭淮河一线,并且开始向西北地区挺近。整个西北以及青藏高原的降水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青藏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6.9毫米。地处沙漠的新疆塔里木、柴达木两大盆地已经连续3年出现降雨了。2021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极端降雨,300平方公里的沙漠被大水淹没。

气温变暖,雨线北移还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物候表现在中原地区不再准确。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2023年北京的玉兰,沈阳的刺槐,合肥的垂柳,西安的色木槭展叶期比10年前提前了3天左右。

而河南地区开始出现冬季不南迁的候鸟,正月开放的桃花。

新疆的荒漠,正在以每年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被植被覆盖,很多沙漠变成了灌木林。 内蒙古的草原,也正在被高大的乔木侵袭。而极寒的黑龙江林区,甚至已经不再是针叶林的天下,出现大量的肉植阔叶树木。

这一切,仿佛回到了四千年多前的夏商时期。

那时候的中原地区,就是亚热带气候,类似现在的印度,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但也有连年大旱的记录。

那时候的河南,气候湿热,植被茂盛,中原大地上广袤的分布着原始雨林,蕨类植物遮天蔽日,大象、犀牛、水牛等亚热带动物在原始雨林里肆意撒欢。历史记载,商朝还曾有一支被驯化的象军,攻击过不臣服的东夷。

历史上,气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以波折曲线的形式呈现。中国五千年历史,可以明显的划分出四个温暖期,四个寒冷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现在的平均温度比百年前升高了1.2度,但是依然比唐宋时期的平均温度低0.3度左右,比秦汉时期的平均温度低了1.3度左右,比夏商时期更低。

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降水,提升了农耕文明的食物产量,降低冬季的生存难度,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军事强盛,人力、物力、经济、文化达到鼎盛,盛世便随之而来。

上次的寒冷期就是明清时期的小冰川期,气温突破历史低值,国家也进入了快速衰退期。

而这些气候温暖湿润的时期,无一例外都是强盛繁荣的时代。

而这个时代,似乎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