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全世界终于松了一口气?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后表示,以色列已接受一项关于加沙地带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过渡提议。不过,据路透社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奥萨马·哈姆丹当天指责称,这一声明“引发许多歧义”,因为“这既不是向我们(哈马斯)提出的(内容),也不是我们同意的。”奥萨马·哈姆丹对路透社记者称,哈马斯方面已经向调解人确认,“我们不需要新的加沙停火谈判,我们需要的是就执行机制达成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正在以色列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先后会见了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密集会谈后,美以两方再次释放出了达成停火协议的积极信号。例如内塔尼亚胡称与布林肯的会晤“积极且气氛融洽”;布林肯也声称,以色列已经接受了美方关于加沙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最新提案,并呼吁哈马斯也做出相同的回应。哈马斯媒体办公室同一天发表声明称,布林肯的言论是美方的新伎俩,是在规避7月2日哈马斯和以色列已经达成的协议。

此外,据中国青年报援引BBC报道,近日,以色列国防军称从加沙地带找到6具以色列人质尸体,内塔尼亚胡当天在一次与强硬派人质家属团体的会议上说,他“说服”布林肯在协议中写入关于让以色列军队留在加沙地带的款项。据悉,会见内塔尼亚胡的人质家属团体主张通过军事压力来释放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与哈马斯达成协议。根据团体的声明,内塔尼亚胡对他们说,他“不确定是否会达成协议”,如果最终达成协议,它将“维护以色列的利益”。

第二件事:俄罗斯放大招了?

据看看新闻报道,近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视频显示,俄罗斯陆军航空兵使用米-28NM“超级暗夜猎手”武装直升机对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的乌军人员和装甲车辆集结地实施了打击。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在147个地区打击乌军有生力量和装备,乌克兰称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而在库尔斯克方向,俄乌双方交战激烈。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军事调查人员近期表示,乌克兰军队近期使用导弹和火炮对俄库尔斯克州的目标进行打击,导致谢伊姆河上的第三座公路桥受损。

报道称:“米-28NM直升机上的陆军航空兵机组人员用航空武器打击了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乌军部队的人力、装甲车和汽车军事装备。”据悉,此次对侦察目标实施的打击使用了非制导航空导弹S-8。俄国防部援引米-28NM飞行员弗拉基米尔的话称:“今天接到的任务是摧毁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的敌军人力和轻型装甲车辆集结。我们飞出作战,击中了敌人。”据悉,在使用航空武器后,机组人员进行了反导弹机动,释放了热捕获器,并返回出发地点。俄国防部强调,根据情报报告,所有指定目标均被成功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边境的活动确实挺频繁的,时不时就对着俄罗斯境内的大桥发起袭击,搞得那桥都快成筛子了。这种做法明显惹恼了俄国人,他们现在下定决心要采取强硬手段,保护国家的安全和边境的稳定。局势发展得挺快,俄国人这次的反应真是又快又狠。我看了视频,那架米-28NM直升机简直像是从电影里出来的,对着乌军的人和车一阵猛轰,火花四溅,场面那叫一个壮观。这玩意儿号称是“暗夜猎手”,夜间作战能力超强,装备火力也是顶呱呱的,这回在战场上简直是无人能敌。

第三件事:中国外交部表态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欧盟委员会昨天表示,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最高达36%的关税,并表示愿意听取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发言人表示,昨天商务部发言人已经就此阐明了中方的严正立场,中国的产业界和商协会也发声表示坚决反对。我想强调的是,这起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政治主导行为,无视客观事实,罔顾世贸规则,违背历史潮流,损害欧盟绿色转型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只会损人害己。

近日,欧盟委员会向相关方预披露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措施建议。如通过的话,将对中国及欧盟等在华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征收17%至最高36.3%的反补贴税,对在华生产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征收9%的反补贴税,为期五年。欧委会称,经过重新计算后,终裁税率与此前宣布的临时关税税率有所调整:对比亚迪公司征收税率由17.4%降至17%;吉利公司税率则从20%降至19.3%;其他17家与欧盟调查合作的公司税率从20.8%提高至21.3%;如上汽等不合作公司将面临36.3%的最高税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征收反补贴关税的做法,中方多次警告,欧盟的行为违背了“客观、公正、非歧视、透明”原则,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借公平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如今终裁决定征税的行为,我商务部就作出强硬回应,认为其在调查过程中,欧盟对中方提供的大量法律文件以及书面证据进行抗辩。不仅没有吸纳中方意见,还扭曲调查结果,此举损害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利益的同时,也损害欧盟消费者的利益,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