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受中小学开学、服贸会等重大活动、大型演出、中秋国庆假期等因素叠加影响,9月北京城市路网运行将呈现交通压力高位运行、早高峰时段提前、拥堵持续时间延长等特点,预计工作日早晚高峰交通指数峰值将达严重拥堵级别。

9月2日(周一)是开学后首个工作日,通勤、通学出行需求叠加,早晚高峰时段交通压力突出;9月14日(周六)为中秋节前不限行工作日,城市交通压力最为突出,或将成为“全年最堵日”。

早高峰提前至7:30左右,学校周边路段易拥堵

9月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后,预计工作日早高峰提前至7:30左右,早晚高峰总体压力较为突出,交通指数峰值将达8.0以上严重拥堵级别,拥堵持续时间较暑期明显延长。

从中心城区路网运行情况分析,开学首周工作日(9月2日至6日),预计7:45左右进入“严重拥堵”状态,持续至8:30左右结束,拥堵峰值时段为7:45-8:15;17:45左右进入“严重拥堵”状态,持续至18:45左右结束,拥堵峰值时段为18:00-18:30。

从学校周边路网运行情况分析,预计开学首周工作日道路交通运行压力较大,重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指数基本处于“中度拥堵”及以上级别,学校周边路网从7:30进入“中度拥堵”状态,持续至8:30左右结束,峰值时段为7:45-8:15。其中,拥堵较为突出的学校主要集中在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周边。

此外,金融街、国贸CBD等商务区高峰时段交通压力突出,国家会议中心、首钢园周边、长安街沿线等区域在重大活动举办期间部分时段交通压力集中,国家体育场、工人体育场、国家体育馆、五棵松华熙等场馆将举办多场文艺体育活动,周边道路在活动开场前和散场后一小时左右交通压力集中,部分路段可能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重点日交通压力突出,峰值指数或达8.6以上

9月,尤其是开学日、中秋国庆假期前工作日、不限行工作日等重点日,城市路网总体交通压力突出,峰值指数或达8.6以上。

9月2日(周一)是开学后首个工作日,限行尾号4和9,受通勤、通学出行需求叠加影响,早晚高峰时段交通压力突出。早7:45-8:15学生入校高峰时段,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部分学校集中区域周边路网压力集中。五一小学、实验二小、万泉小学、人大附小等学校周边道路易出现缓行或短时拥堵情况。

9月14日(周六)为中秋节前不限行工作日,通勤通学、走亲访友、休闲聚会、观展观演等多种出行需求叠加,城市交通压力最为突出,交通指数峰值预计将达8.6以上,或将成为“全年最堵日”。预计14时起交通压力明显加大,晚高峰提前至16时,严重拥堵将持续3小时以上。主要环路、联络线、主干道、枢纽场站周边和高速公路出城方向交通压力大。

9月30日(周一)为国庆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假期出游交通与通勤交通叠加,预计13时起交通压力明显加大,晚高峰提前至16时,17时至19时路网压力最为突出,严重拥堵持续时间或达3小时以上。16时起高速公路出城方向部分路段、主要高速收费站可能出现拥堵排队,晚间热门商圈、餐饮娱乐场所周边交通压力集中,城际客运迎来出京高峰,场站周边道路将出现车辆排队情况。

公交、地铁启动“护学模式”,共享单车加强调度

9月2日是开学后首个工作日,为有效应对客流高峰,北京公交、地铁启动“护学模式”。

运力调度方面,公交集团针对早晚高峰通勤客流特点,启用开学行车时刻表,计划全日共增加4200车次,加密高峰发车间隔,在重点区域备车150部,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加入运营。同时,延长高峰运营时间,即对进出城重点联络线、途经各大居民区及各学校周边的线路提前早高峰时间,确保学生及时到校。

此外,开学后工作日早晚高峰,依托京通、京藏、京港澳、通燕高速,三环路、广渠路、阜石路等快速通行条件,73条线路采取快车措施,日发出570车次,提高通勤速度。

轨道交通方面,全市轨道路网提前部署、科学研判,在1号线八通线、4-大兴线、6号线、10号线、13号线、14号线、15号线、16号线,17号线、昌平线等邻近学校较多的线路延长高峰最大运力投放,根据客流情况做好加开临客准备。

为确保铁路、民航客流接驳顺畅,地铁公司、京港地铁“七站两场”接驳车站与铁路、民航、公交及时对接,地铁北京西站在醒目位置张贴导引标志标识,设置导流围栏,在客流量较大点位预设移动闸机,便于快速疏散客流。

地铁公司在“七站两场”接驳车站还设立“学生服务台”,为学生提供咨询、购票指引、行李搬运等一站式服务,京港地铁4-大兴线北京南站、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等9座邻近火车接驳站及大型商超的车站,在车站服务台、安检处及进站闸机等处设置便民指路卡。

为做好开学季共享单车运营服务保障,滴滴青桔、哈啰和美团单车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增加运维力量,增加运维人员的出勤人次和电动三轮车、四轮保障车辆的数量,以加强校园周边路口、道路的运维调度。同时,确保重点淤积点位每30分钟巡视清运一次,并增派力量在高峰时段、重点路段和区域引导居民规范用车。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