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当面邀请中方高层,抽出半小时参观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海参崴。

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日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普京亲自出席,并与参加论坛的中方高层举行了会谈。

【普京亲自出席论坛,并与参加论坛的中方高层举行了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亲自出席论坛,并与参加论坛的中方高层举行了会谈】

在开场白中,普京先是提到,俄罗斯除了要在经济和工业领域对远东进行开发,还正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人文中心。俄罗斯正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设大型的博物馆、剧院和音乐厅,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来自友好的中国的游客”。

之后,普京专程向中方高层表示:“请您抽出半小时时间,看看我们正在这里建设什么,以便了解双方在人文领域合作的更多可能。”

普京的这番表态,其实并不用做过多解读,他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正如他所言,俄乌冲突爆发后,克里姆林宫再度重视起远东的开发,而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发展人文产业,尤其是旅游业。道理很简单,远东这里人口稀少,优秀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就算莫斯科的政策一个接一个,但能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并不多。

【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日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日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

但光指望俄罗斯人自己来消费肯定是不够,远东这里最多的就是各种博物馆,海边的风景也一般,所以对俄罗斯人的吸引力比较有限。

更要命的是物理上的距离,从莫斯科坐飞机到海参崴都得8个小时,比去北京还多半个点,时区中间更是差了7个小时,莫斯科是东三区,海参崴是东十区。换句话说,对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中产阶级们,去一趟海参崴跟出国没什么两样,那为什么不去欧洲或土耳其呢?如果要去海边的话,在国内那肯定也是优先选择索契这些地方。

所以对远东这些城市来说,本地区的旅游业就非常指望中国游客的流量:距离近,时差不用怎么调,不用太担心景点没有吸引力。

普京为什么要强调海参崴正在新建博物馆、剧院和音乐厅?这些设施在很多俄罗斯城市都有,在人口只有不到60万的海参崴如此大兴土木,主要就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拉动消费。

【海参崴的人口目前还不到6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参崴的人口目前还不到60万】

而为了方便中国游客来到海参崴,最近两年到这里的直航航线越来越多。去年10月,辽宁大连开通了到海参崴的首条直航航线;就在上个月,俄航开通了海南到海参崴的首条直航航线。当然了,这些航线也有我们吸引俄罗斯游客的考虑——正所谓“互利共赢”。

不过这里要补充一句,俄罗斯最好的剧院、博物馆和音乐厅都在莫斯科,最好的美术馆则是圣彼得堡的冬宫,有条件的还是去这些地方比较好。

其实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海参崴和远东,俄罗斯地广人稀、缺乏产业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很多地方只能支持他们发展旅游业。所以最近两年,俄罗斯的官方媒体们,比如塔斯社,经常会在官网上推出专题页面,给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打广告,比如北高加索、雅库特、秋明、卡累利阿这些地方。

【北高加索的滑雪非常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高加索的滑雪非常有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人其实是特别爱去国外度假旅游的,比如欧洲、东南亚、土耳其,但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西方国家收紧对俄签证的政策,很多人俄罗斯人就去不了欧洲了,所以俄罗斯政府也是赶紧趁这个机会宣传国内的旅游业,促进内需消费。

可还是那句话“治标不治本”。旅游业的发展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刺激经济,但刺激的程度注定有限,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内部经济状况,俄罗斯不仅需要出政策“放大招”,更需要把这些政策真正一个个落到实处。

就拿“开发远东”来说,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就喊出了这个口号,而且在危机刚结束的一两年内,一些政策的确也落了地,比如“远东一公顷”——每个俄罗斯人都能申请在远东免费得到一公顷土地的使用权,使用5年后可转产权。

【每个俄罗斯人都能申请在远东免费得到一公顷土地的使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俄罗斯人都能申请在远东免费得到一公顷土地的使用权】

但后来随着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关系的逐渐修复,这些开发远东的政策出现了明显后劲不足的现象。自“远东一公顷”政策实施7年来,只有12万人递交了申请,而其中大部分本来就是当地的居民。在此期间,远东联邦区的人口甚至下降了3%:其中海参崴的人口在过去3年连续下降,从60.6万下降到了59.1万,平均每年流失约5000人。

作为远东第二大城市的海参崴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从目前来看,俄罗斯不仅要考虑如何让远东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也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远东与中国的贸易,吸引中国的投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