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华和陈诚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后者则是曾经的国民党副总裁,就他们两人的经历与立场来看,陈慕华陈诚可谓是大相径庭。

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两个人的血脉却同出浙江青田,是南宋陈善绍定年间迁居至青田司下的第24世孙。

那么,陈慕华与陈诚在当年动荡不堪的时代背景下,各自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乱世巾帼陈慕华

1921年6月21日,陈慕华出生在浙江省青田县。

由于父亲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官、叔叔陈栖霞是首批被派去欧美学习的飞行员,在精神和物质都充足的环境里,陈慕华的生活条件比一般人要好得多。

中学时期,陈慕华前往杭州女子中学读书,她在学校里接触到了马克思思想,开始走上街头,与其他爱国青年一起呼吁国民政府勇于担当、捍卫祖国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参与街头游行的过程中,陈慕华亲眼目睹了国民政府是如何对百姓横征暴敛、对人民专制独裁的。

这一切非但没有吓退她呼吁思想解放的决心,反而让她在认识到国民政府的本质后,毅然于1938年从杭州前往延安,想要加入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的陈慕华才17岁,到达延安后,她被安排去中国人民抗战大学学习,并于毕业后加入我党,留在延安前线工作。

为了照顾女性同志,陈慕华一开始被安排从事护理工作,但陈慕华并不满足于此,她想为解放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于是,陈慕华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被陈慕华的思想觉悟打动,亲自批示“革命工作不分男女”,陈慕华自此走上战场,与士兵们共进退。

陈慕华在军中凭借能吃苦、反应快、顾大局的特点得到了士兵们的敬重,多次升迁后,陈慕华于1942年担任军中参谋,成为了当时延安地区的第一位女性参谋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日军宣布投降,但国共内战随即爆发,这次的陈慕华依旧主动请缨,前往热河军区司令部参与解放战争,肩负起了东北地区的根据地建设工作。

之前我们说过,陈慕华的父亲、叔叔之前都是国民党人,但由于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和陈慕华的劝说,明事理知进退的陈家人也退出了国民党,这让陈慕华更无后顾之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党工作过程中,陈慕华结识了她的爱人钟毅,两人有着相同的信仰和牺牲精神。

因为要保证党内工作的顺利进行,陈慕华和钟毅的二女儿在出生后被他们送给了一名叫做王进的女工,谁料那名女工后来因为战乱搬家,在那个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陈慕华夫妻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即便如此,两人依旧忠心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陈慕华积极教化劝服封建分子、严惩不法分子,雷厉风行地整肃着社会风气,毛主席感念她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在1961年任命陈慕华为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副局长。

当时,西方对基本是集体“孤立”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陈慕华与外交部协同合作,借着访问第三世界国家的机会与国外的领导人积极沟通,并通过多次出国参与经济援助活动,用道义感化更多国家,让中国在国际世界逐渐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陈慕华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陈慕华听说外贸部有一位名叫王进的女职员,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女儿!

国家的经济在陈慕华的推动下稳步前行,退休后的她也积极参与祖国建设,在负责经济工作的同时兼任全国妇联主席,并亲手创立了“春蕾计划”,进一步鼓励女性接受教育、解放女性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陈慕华因为长期从事妇幼保健和儿童教育事业,并作出卓越贡献,所以获得了“宋庆龄樟树奖”,八年后与世长辞。

那么,站在她“对立面”的陈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的重要将领

“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这是蒋介石曾经一直挂在口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中的“中正”指的的是蒋介石自己,“辞修”说的就是陈诚了。

陈诚,1898年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镇一个农户家中,他是如何从一个衣食难保的农家小伙,走上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位置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诚虽然出生于农户,但他的父亲倾力培养他读书,20岁那年,陈诚考进了保定军官学校。

陈诚毕业之后参军,1923年,陈诚在肇庆讨伐冯葆初时受伤住院,在粤军做参谋长的蒋介石来探视时,在一群满脸苦痛补助呻吟的伤兵中,一言不发的陈诚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其他人展现出的颓败丧气,陈诚显得格外坚毅,这让蒋介石从心中不由得走上前去与他对话,在叫交流过程中,蒋介石将“陈诚”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后来,蒋介石为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决定建立黄埔军校,来此当教官的陈诚再次来到了蒋介石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蒋介石对于黄埔军校还是很上心的,他经常早早早起床到操场巡视,督促学院晨操;晚上则挨个查寝,严正风纪。

蒋介石这么做,一是为了规整黄埔军校的建设,二是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收为己用。

一天夜里,校长蒋介石发现一间寝室亮着灯,他推开门刚要训斥对方,却发现是陈诚在借着灯光看《三民主义》,而蒋介石因为之前探视一事对陈诚印象颇深,发现这人就在自己的学校里,蒋介石当即决定重用陈诚。

转天,陈诚就被蒋介石提拔为了新成立的炮兵营第一连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孙中山东征陈炯明,棉湖战役中,陈诚带领着炮兵营成功压制住了对方的火力反败为胜,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被蒋介石再次提拔为了嫡系第1军21师63团团长。

在寻找“心腹”这件事上,蒋介石主要看重三方面:一是最好出身黄埔军校,二是看重自己的同乡,三是强调忠诚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迷茫的陈诚决定追随一直看重自己的蒋介石,并在在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讨唐战争、中原大战中屡建奇功,升任十八军军长,这让蒋介石对陈诚的信赖越发深笃定,甚至将自己的干女儿谭祥嫁给了陈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诚毕竟年轻,一路以来的顺遂让他开始“飘飘然”,终于,在第18军的52师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陈诚带领的第18军全军覆没,师长李明被击毙,59师师长被红军俘虏,国民党内部不少官员要求将他革职查办。

而蒋介石在训斥过陈诚后,却并没有真的严惩,反而苦口婆心地劝他读书,这让陈诚大为感动。

既然如此,忠心于蒋介石的陈诚做的是危害国家的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诚的原则

众所周知,蒋介石在失败后带领部下退守台湾,在这之前,陈诚其实早就因为不满国民政府的无所作为而“退隐”了。

只是,不甘就此罢休的蒋介石在1948年年底重用陈诚,令其担任台湾省主席,负责政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士兵、官员在当地横行霸道,政府金圆券滥发,通货膨胀严峻。

为了改变现状,陈诚强化入境管制,以“肃清内奸”的名义在全台湾实行戒严,违者一律处死的重刑恐吓,并实行“三七五减租办法”,规定耕地地租额不能超过主要作物全年收获的千分之三五,并开展限田政策,扶助自耕农,让台湾人民的生活境况有了明显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诚想让台湾人民过得好,这在蒋介石眼中却成为了一大威胁。

当时,蒋介石接触的美国人不看好蒋而看重陈,然而陈诚决心不背叛蒋介石,可这也没能换来蒋介石的信任。

他不仅提拔陈诚的政敌吴国桢代替陈诚成为了台湾省主席,还给了陈诚“行政院长”这一职位,打算让他们“内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陈诚并不看重这些,1961年,蒋介石想要趁大陆饥荒反攻大陆,陈诚极力阻拦,在日记中写道:“我追随总统初衷,是为实现国父三民主义,而非做官……我如稍存自私之念,绝不如此傻干,不顾毁誉,不顾身体的干。”

随后,陈诚愤而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的9月,陈诚被查出肝癌晚期,蒋介石第一时间将他送去了最好的医院,但也为时已晚。

弥留之际,陈诚留下这样66字的遗言:

一、希望同志们团结一心,在总裁的领导下来完成革命大业。

二、不要消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军民亦共患此难。

三、党存俱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他还在纸上写下一句:“死后火葬,不占土地。”

由此可见,不论是陈慕华还是陈诚,他们虽然所在的阵营不同,可为了人民的心还是相同的,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年4月17日《铿锵巾帼陈慕华:难以抹去的延安记忆难了的"妇幼"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网2019年5月16日《周恩来和陈诚的黄埔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