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公开表示,他致力于跟中俄两国“建立和谐关系”。这背后隐藏的台词,是期望将国际关系,拉回到一个更加传统的中美俄三边制衡框架之中,而非当前这种因美国正在推行的外交政策,而意外推动中俄战略接近的局面。
不久前遭遇第二次刺杀事件,对特朗普的公众形象并未造成预期的冲击,反而激发了他更加积极地向选民推销其外交政策的热情。在公开访谈中,他信誓旦旦地承诺:一旦再次当选总统,将引领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实现“和睦共处”。这一表态与他过去对中俄的立场相比,展现出显著的转变,仿佛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外交倡导者。但跟“大难不死”有关系么?或许在这背后,特朗普更多是在批判现任民主党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无能。他暗示,民主党政府无法像他那样,有效地管理与中俄的复杂关系。
回顾特朗普之前的那四年总统任期,我们可以发现,他与中俄的关系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试图通过任命亲俄派官员来推动“联俄抗中”的策略,但这些努力,很快就在美国国内政治的反对声中夭折了,也反映出美国政治中反俄情绪的根深蒂固,以及特朗普在推行其外交政策时,所面临的巨大阻力。
同样,中美关系在特朗普时代也经历了巨大的波动。对于“和睦相处”的定义,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国认为,无论美国由谁领导,都必须正视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竞争还是合作。而特朗普虽然以强硬的贸易政策挑战了中国,但他仍坚称自己有能力在保持强硬立场的同时,与中国保持和谐的关系。
特朗普之所以有如此的自信,部分原因在于他对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批评。他认为,拜登政府在处理中俄关系上的表现远远不如他。特朗普指出,在他的任期内,中美之间虽然存在紧张,但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危机,也没有出现长时间的高层沟通中断。此外,他还亲自访问了中国,而拜登则可能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在任期内没有访华的美国总统。
对于俄罗斯,特朗普也表达了类似的自信。他声称,如果他仍然是总统,俄乌冲突可能根本不会发生。他会与普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避免战争的爆发。尽管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私交”,经常被外界提及,但这种关系在实际外交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在当前的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与民主党在外交政策上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在对华关系和俄乌冲突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双方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强硬立场,并指责对方“出卖美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都相当稳固,不太可能因为竞选期间的辩论,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与民主党的分歧尤为明显。拜登政府坚持支持乌克兰,并誓言要让乌克兰在剩余任期内处于最有利的位置。而特朗普则希望尽快结束冲突,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他的“美国优先”政策中去。这种分歧不仅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现象,也凸显了特朗普在处理国际危机时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近期他甚至公开提出,建议乌克兰暂缓加入北约。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和睦相处”愿景,并非要创造一个新的国际关系范式,而是试图恢复过去那种更加稳定、相对可预测的中美俄三边关系格局。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应对当前国际秩序中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