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西方大使馆带中国人节奏那么多年,就没见过像你们这届群众这么难带的”
最近我到北京出了趟差,结果在出差期间收到了朋友圈里一位年轻朋友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
“大妈,最近北京天气如何?有雾霾天吗?”
这个问题乍一看给我都整懵了,“北京雾霾天”?好有年代感的词儿,我最起码得有4、5年没在舆论场上刷到这词儿了。虽说因为地理和气候等因素,北京的空气质量可能时不时还是会有些波动,但是再怎么样我觉得也不至于说会回滚到10年前那个的样子了。
于是我就回复他:“没啊,今儿个还下了雨来着,空气挺好的啊,天空的通透度也高,头顶都是蓝天白云。”说完我还给他发了一组我最近出差期间忙里偷闲在北京各景点名胜随手拍的照片,有照片为证啊,确实是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现在乘着144小时过境免签的东风来华游玩的老外,都那么喜欢在油管上夸北京是“花园城市”了,因为如今的北京给人的观感的确就是这样的。你别老往北京的CBD或者三里屯这种班味儿重、商业气息浓的人堆里扎,那北京确实是有很多地方的人文风景还是很宜人的,更别说现在国家对环保又那么重视,所以给北京冠以“花园城市”的称号我觉得并不过分。
“为什么你要突然问我这么个问题?”我反问他。
“因为我刚刚在瑞士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上刷到了一条他们发的博文,说是‘瑞士科研人员发现了北京雾霾的来源’。”完了他还给我甩了张截图过来,截图上面是这样说的:
瑞士驻华大使馆:瑞士保罗·谢尔研究院(Paul Scherrer Institute)的科研人员在一项国际研究中发现,北京雾霾的来源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冬季,京津冀地区居民燃烧木材和煤炭取暖是雾霾的主要成因;而在夏季,南风较强时,城市交通和工业排放的废气占主导,这些污染物可能源自西安-上海-北京城市带。研究表明,雾霾是一种大范围的区域性现象,污染物可传播数百公里。科研人员建议,要改善空气质量,需在整个城市群采取大规模协调措施。
啊?“冬季,京津冀地区居民燃烧木材和煤炭取暖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不是,你们瑞士大使馆是认真的吗?虽说现在还没到冬天,但是据我所知,如今北京冬季的空气质量也没有说糟糕到动辄就雾霾天的程度了吧?
而且,“京津冀地区居民燃烧木材和煤炭取暖是雾霾的主要成因”这话看得我也是一头雾水,我不敢说现在京津冀的所有居民,特别是那些住在乡村地区的居民在过冬的时候已经完全不烧柴炭了,但是你说这一现象是冬天北京雾霾的主要成因,那我只能说你这节奏带的多少是有点延迟太高了。10年、20年前你这么说还有道理,但现在是2024年啊,集中供暖都铺开到什么程度了?你们瑞士驻华大使馆的小编在发微博之前,难道就不会动动手指头在网上查询一下吗?
带着所有这些疑惑,我去瑞士驻华大使馆的官微上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不光是我,很多中国网友在那条微博评论区下面的留言也是喜感到不行。1800多条回复,一眼扫下来全是在吐槽瑞士使馆的,而且其中不乏我大半夜看了之后都忍不住笑出猪叫来神评论:
“你们快拉倒吧,京津冀现在早就不让烧木材和煤炭了,全是天然气。”
“好像你们瑞士烧的木柴,比北京好几年的总和都多吧?”
“就……其他地方我没了解过没啥发言权,至少黄土高原是北风从蒙古高原带来的灰尘沉积而成的,所以冬天灰大是自然原因……我寻思这和人类也没啥关系吧?”
“他们村刚通3g网。可以理解。”
“那可不,天翼3g就是快。”
“木头咱们也烧不起啊。”
“现在的北京一年能有几个雾霾天啊?你们这科研工作怕是政治间谍搞的吧?”
“08年写的通稿,稍微改一改标题和作者名就可以无限重复使用了是吧?”
“太扯淡了,还木材取暖呢?笑哭了,就你们这发达国家呢?我也是醉了….”
二、西方国家污蔑我们的事情,无外乎是他们干过的
“北欧没有了天然气,好多都开始烧木头了啊。烧木头嘛,这还分什么发达不发达啊?”
“请瑞士的研究人员不要把对自己国家的研究放在别的国家来骗经费。”
“贵国科研人员就是这么骗经费的吗?”
“今年去新西兰玩儿,发现他们真的用木材取暖,超市就有卖的。”
“这就是瑞士智商?我以为瑞士智商很高的,看了你们这话,觉得落差好大。”
“不是,不能因为你们自己烧柴就认为中国人也烧柴好吧……煤改气都多少年了。西方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干过的事都栽到中国人头上。”
“笑死了,我已经脑补出一个长这个逼德性的二鬼子在敲这段字的时候的嘴脸了,刻板印象砸得结结实实。”
“终于不炒作农民烧秸秆的问题了是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不认得“秸秆”这个词儿,所以只能说木头?”
“京津冀地域内,也许有相对偏远不发达的地方仍在以木材煤炭为燃料,但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区域范围,不应该能达到‘致使雾霾’的程度吧?”
“全北京哪找木材和煤炭去啊,煤厂早就没了,现在能沾边的就是烧烤和铜锅涮肉用点碳。”
“就你们烧烤涮锅子闹的,另外肉吃多了亚马逊雨林都没了,狗头保命。”
“不行咱换个记者吧,你这治好了也流口水啊。”
“说个笑话,瑞士说他们是中立国。”
“怎么?没听说我们国家也有北溪管道被炸了啊。”
“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木材取暖在欧洲包括瑞士仍然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大家注意啊,发这条留言的网友IP地址显示是在德国。
我在看完大家的这些吐槽之后,又去网上查了一下,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还真让我找到了不少和瑞士的空气质量还有环境保护等话题相关的、和我们大众对瑞士这个国家的普遍认知存在一定冲突的耐人寻味的旧闻。
你比方说瑞士英语媒体Le news新闻网在2021年9月30日刊登的这篇报道:《瑞士的空气污染超出世界卫生组织新指南上的标准》(Swiss air pollution exceeds new WHO guidelines),这篇报道里头有几段话是这么说的:
“瑞士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污染经常会超出世卫组织的新标准……瑞士的空气污染是季节性的,冬天尤其严重。在冬天,燃烧木材、天然气和取暖油等行为,也加剧了瑞士的污染问题。”
“以伯尔尼(瑞士第五大城市)的情况为例,2021年9月,伯尔尼仅有3天的PM2.5浓度低于5微克,而在最糟糕的一天,PM2.5浓度高达14.8微克每立方米,接近年指导限值的三倍。”
“瑞士的许多污染都来自车辆和工厂。汽车和卡车除了会排放橡胶轮胎产生的颗粒外,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在过去的20年里,仅这些颗粒就已在瑞士散布了2000吨。”
“最容易受到空气污染影响的人群,是居住在工厂附近和交通拥挤地区的居民。此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勤者也容易受到道路污染的影响。”
同样还是这家媒体,2023年4月21日,他们还就瑞士烧木材的问题专门刊登过另一篇文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瑞士可能会烧掉更多的木材和生物质燃料》(Switzerland could burn more wood and biomass to meet sustainability goals),简而言之就是建议瑞士政府和居民烧木头来发电取暖,因为木材支援是可再生的嘛,所以从理论上讲,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最起码在瑞士人看来是这样的。
当然,你要烧木头,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相应的空气污染问题,而这一点,瑞士人在他们的文章里头其实也提到了:
“燃烧木材来发电或取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做的碳排放成本很高,而且会带来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木材燃烧的碳排放量比硬煤或柴油更高。而且,一如所有的燃烧过程,木材燃烧也会产生颗粒物和氮氧化物。”
三、西方的节奏再带上个十年八年,中国挨骂的问题没准就解决了
相比自家的瑞士媒体,还是谈论瑞士的空气污染和木材燃烧等问题,美国老牌媒体福布斯新闻网就那么客气了。2022年3月16日,福布斯新闻网在一篇题为《肮脏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地为瑞士家庭供暖》(The Dirty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ingly Heating Swiss Homes)的文章里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瑞士总是以一副“世外桃源”的小清新形象示人,但就环保问题而言,瑞士所交出来的成绩单其实并不好看,有时候甚至连合格都很勉强。
“瑞士常常会把木材烧掉当做能源。许多瑞士政客都喜欢这种搞法,因为在统计做账的时候他们可以将木头列为‘可再生能源’,只要砍掉的树木能被新种植的树木填补空缺就行。因此,相当具有幽默色彩的是,尽管燃烧木材仍然是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大量使用木材这种生物质来发电取暖,的确能够帮助瑞士政府实现其碳减排目标。而这种做法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数字游戏。”
“与大部分木材都从美国进口的英国不同,瑞士通常选择砍伐本国的森林来作为国内供暖来源。其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是水力发电,瑞士可用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空间比较有限。正是因为客观限制因素太多,所以瑞士人长期以来一直都有燃烧木材取暖的习惯,但他们很少意识到,这种做法对森林砍伐、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而且,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瑞士的一些主要环保组织,实际上是鼓励人们燃烧更多木材的。其中之一就是一个名叫‘我的气候’(myclimate)的NGO组织,他们不仅为热泵(一种有助于节能的供暖形式)提供补贴,同时也为燃烧木材的供暖系统提供补贴。”
话说到这里,我想各位同志和朋友应该也琢磨明白了。说白了,瑞士驻华大使馆的官微小编之所以能发出这样一篇看得我们中国老百姓哭笑不得的博文来,带节奏揶揄我们啥的可能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自己国家在环保这块的认知深度可能也就是这水平了。伯尔尼冬天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燃烧木材引起的,所以北京的雾霾天必然也是这样形成的。“我们瑞士可是西方多年的老牌发达国家了,论环保,你们中国一个区区的发展中国家还能比我们更有发言权?你们一群中国人,哪有我们瑞士懂北京的雾霾天?”
那话怎么说的来着?“人想象不出不存在于自己脑海里的东西”,现在看完瑞士驻华大使馆发的这条博文,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很难想象,编辑并发布了这条博文的瑞士驻华大使馆小编,在听到评论区里的一片吐槽之声之后,内心会是什么想法。反正要是换作是我的话,我估计我这会儿应该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诶,不对啊,这不都是CIA统一给的通稿吗?都用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出啥事啊?这怎么今儿个就翻车了呢?该不会是我们的节奏带得不对吧?不能够呀,都带这么多年了,所有西方大使馆都是这么带的呀。一定是中国人学坏了,带了那么多年中国人的节奏,你们这一届群众是我见过最难带的一届。”
虽然现在大家都吐槽,说我们的媒体记者不太行,但是通过最近舆论场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巴黎奥运会也好,还是和张本智和相关的话题也罢,包括这一次瑞士驻华大使馆带节奏结果大翻车这事,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咱们广大老百姓还是很行的。
人民群众的眼睛越擦越亮,舆论斗争水平越来越高,往后美西方国家和别有用心的内外部势力想要在我们的舆论场上搅浑水,只会是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无效。多年来同美西方和屁股坐在美西方的刀笔吏做舆论斗争的过程确实是很艰苦,但是这也有很大的好处,就是既暴露了敌人,也锻炼了群众。
中国人民现在不光在身体上站起来了,在精神上也站起来了。
过去我们解决了挨打的问题,后来我们又解决了挨饿的问题,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去解决挨骂的问题了。
它们往后要是还想带我们的节奏,那就让它带去吧。
带上个十年八年,中国的挨骂问题,到时候没准就都解决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