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黄炎培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到达北平。当晚,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二十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三天,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情不自禁地高呼:“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也成为了民主人士中首先喊出这个口号的人。虽然他是民主人士,但他在建国后非常关心国家的建设,甚至主动向毛主席请缨下乡做调查,毛主席表示同意,但有一个前提:黄任老要以副总理的身份去。

延安之行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

在中日民族矛盾没有激化之前,黄炎培热心于职业教育,提倡实用主义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并未有太多的了解。

然而,当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各个阶层对于“谋求民族的生存”是一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黄炎培也开始了全民族抗战的背景下与中共的交往。在重庆谈判之前,民主党派对于组建联合政府是非常兴奋的,但蒋介石不同意组建联合政府,周恩来也返回了长安。为了使得国共重新开始谈判,黄炎培积极斡旋。

几经周折之后,褚辅成、黄炎培等人准备去延安访问。对此,中共方面也非常重视。这六位赶赴延安的参政平均年龄高达六十岁,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中共认为这些民主人士在社会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

1945年7月1日,六位参政员飞到了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到机场迎接,当毛主席看到黄炎培时,就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道:“我们20多年不见了!”

黄炎培有些惊讶,这只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毛泽东笑着说起了在1920年在上海的时候,在演说中说中国100个中学毕业生,那群听众中就有毛泽东。黄炎培根本没想到毛泽东的记性竟然这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当他回到重庆,每次讲延安之行的时候都非常自豪:“想不到在大群听众之中,竟有这样一位盖世的英雄豪杰。”

在这里,黄炎培等人待了五天,他们先后和中共多位领导人交谈,并实地参观延安根据地。经过五天的参观,黄炎培已经对中共赞不绝口。在返回到重庆之后,出版了一本《延安归来》,成为了研究黄炎培当时对中共政治态度生动有力的材料。

在书中他还写到了延安的环境,说街道是非常干净的,没有一个茶馆,也没有看到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而在街上绝对没有见过一个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

在谈到延安的老百姓的时候,他说道:

“当地老百姓,衣服也很整洁,衣料是蓝色的或者白色的土布,绝对没有褴褛污秽的流浪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谈到延安的政治风气时,他写道:

“我们到延安,倒是自由自在的。要到哪里,看哪人,都绝对自由。”“称毛泽东便是毛泽东,不大连用他的衔命。”“政府好像对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和生活是负责的。”

在谈到毛泽东的时候,黄炎培也赞不绝口,他说毛泽东是一位思想丰富而精锐又勇于执行者,朱德先生“一望而知为长者”,除此之外,彭德怀、贺龙、林彪等先生也都是从沉浸笃实中带着些文雅,没有粗犷傲慢的样子。

在黄炎培等人临走的时候,毛主席问道:“任之先生,这几天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感觉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炎培长篇大论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毛主席告诉他: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和毛泽东的这段对话,被称之为“窑洞对”,被后人引用为关于政权建设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