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导读

中国工程院的孙凝晖院士,在今年的访谈当中,谈论到了中国和外国在芯片产业上面的差距以及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说: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就更加碎片化了,我们的整个技术栈解决不了碎片化的问题。对手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垄断性,你又是碎片化,这就跟我国解放前的情况类似,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军阀,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过的都挺好,那么我们在碰到强敌的时候,你是没有赢的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党可以赢得胜利?因为我们是团结起来,为共同的目标做贡献。现在我们的一些企业,比如华为就不这么想。华为就是搞封闭搞垄断,最好你们都别干了,把技术都贡献给我就行了。我们搞一个端到端的,从制造,到底层指令集,到软件,到大模型全都是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想我们用这种中式的封闭,中式的垄断去对抗人家西式的封闭,西式的垄断,这肯定是打不赢的。你不能形成一个相抗衡的态势,所以光有这个是不行的。
我们并不是说华为的这种垂直性的封闭不要搞,这种模式效率更高、商业利益更大,把资源和利益集中到一个企业里面的能力更强,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模式是必须要有的,但是我们必须还要有另一种模式,也就是开放式的模式,这就需要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的技术路线

孙院士的话并没有什么错误,华为的战术体系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技术和利益进行最大化发展。但是这种模式最怕的就是上下游供应链被切断,一旦切断了供应链,产品无法流入市场盈利,那么这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有着相当大的压力。

这一点在华为被美国制裁的时候,尤其明显。

在被美国全面封锁的大环境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直接被拦腰斩,国外的市场份额没有了,国内的市场也不景气,推出的产品口碑也不好,纯靠着品牌效应撑起来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虽然华为可以依靠通讯业务给消费者业务输送资金,但是那些上下游的供应链被压垮了不少。华为已经自身难保,更别说去帮助那些供应链了。

欧美的科技企业,比如英特尔、应用材料、德州仪器等公司,都是采用了IDM的产业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到后来的封装测试、制造、销售,都是从自家的工厂完成的,不会让其他的企业介入到某个环节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产业模式是头部科技企业的最终形态,对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说,全栈自研这个方向是一个必须要发展的方向。

华为是目前国内最有可能冲击IDM产业模式的企业了,背靠通讯业务这个基石,可以持续为海思的半导体业务输送研发资金。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已经有了比肩海外国家的能力,前几年又跟长江存储一起合作发展闪存业务,现在比较明显的短板就是内存技术和制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内存技术的企业是合肥的长鑫,长鑫最新的内存技术是LPDDR5的内存,已经搭载到了华为pura70ultra上面。

只要再把制造这个短板补齐,华为的垂直发展模式就完全成型了,有机会去挑战海外巨头的技术垄断。

开放式产业链模式

开放式的产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单点突破,整合资源去发展那些薄弱的环节。比如我们的移动端CPU设计、GPU设计、芯片制造、软件系统层级,这些都是相对来说具有劣势的技术环节。

全球高水平的CPU设计、GPU设计、操作系统设计,已经被美国所垄断。以英特尔、英伟达、AMD为首的硬件设计厂商,配合上微软Windows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将全球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吞并了80%以上。

剩下的部分市场,被苹果公司所统治。留给国内市场的份额,只有不到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美国大企业发展软硬件技术的时间很早,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模式和先发优势,想要在市场上面打败美国这些企业,现在来看根本不可能。

曾经苹果联合摩托罗拉和IBM,还想着打造出一款封闭式的软硬件产品,以此来挑战微软和英特尔组成的wintel联盟。结果被微软的win95和英特尔的奔腾CPU在市场上面来了一波绝杀,从此一蹶不振。没多长时间,苹果的技术联盟便宣布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近几十年当中,也有过自研CPU的项目。比如北京大学牵头的北大众志项目,开发出了自主设计的CPU,也有了配套的软件生态,国家也是非常强势的下放给政企单位用。

但是搭载众志CPU的电脑,不管是硬件水平还是软件生态,都要远差于微软和英特尔的产品,耽误了工作。没多长时间,北大众志项目宣布失败。

对于这种被美国企业垄断了许多年的行业,并不是我们指定某一个企业,给它们钱给它们人力,说研发就能研发出来的,需要上下游全产业链一起发展的。把资源全堆到一个企业身上,只能解决其中的某几个环节,下游的制造问题解决不了,产品和技术没办法进行商业化发展,空有拳头却打不出力量去。

这也就是孙凝晖院士所说到的对手垄断性,以及我们的碎片化问题。

华为的鸿蒙系统,也并不是研发了几年之后,就直接拿出来用了。鸿蒙系统的立项是在2012年,一直到2019年,华为才发布了雏形的鸿蒙1.0系统。到了2024年,华为官方宣布,对于新产品进行鸿蒙next的内测,预计到2025年,给老机型推送鸿蒙next的系统,进行大面积的技术更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来说,鸿蒙next系统已经完成了对部分软件生态的开发,核心的微信、QQ等软件还没有消息,也没有进行正式版的推送。华为准备了10多年的时间,就是为了打造出一款属于自己的软件生态体系。而打造生态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软件适配。

这个软件适配可不是华为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就算给华为再多的资金和人力,华为也不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将一套完整的手机软件体系从零开发出来。

华为鸿蒙next的软件适配,都是由华为牵头,去跟那些软件厂商沟通,为软件厂商提供技术平台、提供人力物力,双方团队一起去开发属于鸿蒙OS的原生应用。目前大众关注度最高的软件,当然还是微信了,毕竟微信已经成为了国民软件,已经成为了工作和生活的必须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微信,手机当然也能用,鸿蒙next系统也可以升级,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不符合市场因素。消费市场对于微信的需求极高,甚至微信已经成为了跟电话、短信一样重要的软件。

虽然华为也有类似于微信功能的畅连软件,但是让市场上华为的消费者放弃微信,去使用畅连,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极低,而且也存在着不小的学习成本。

这就又绕到了孙凝晖院士的话上,光靠着华为这种封闭式、垄断性的战术体系,是无法与海外国家的企业相抗衡的。我们既需要华为这种垂直发展技术的企业,又需要与那些开放式的产业链企业进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