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退休金发放的日子,总能在银行门口看到这样一幕:天还没亮,大爷大妈们就开始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个个神情紧张,生怕慢一步就错过了。银行大门一开,他们便会鱼贯而入,迫不及待地领号取钱。这一幕月月上演,从不间断。是什么原因,让老人们对退休金如此"狂热"?背后其实有着三个不得不防的隐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财已间接外露

俗话说"财不外露",这是先辈们总结的生活经验,有着很深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不露白谈何容易。特别是退休金这档子事,不小心就会走漏了风声。

想想看,每个月固定那几天去排队取钱,时间一久,不难推断出家里的经济状况如何。那些跟你走得近的亲戚朋友,看到你从不去领退休金,难免会打起了别的主意。他们会觉得你家底殷实,不把这点退休金放在眼里。久而久之,就会有人以各种理由来借钱,想方设法从你这里"薅羊毛"。你不借吧,亲情友情面子上过不去;你借吧,自己的钱包又要缩水。这两难境地,叫人左右为难。

还有更让人头疼的,是那些居心叵测的坏人。他们通过你取退休金的动向,判断出你家境宽裕,说不定哪天就盯上你,上门行窃。防范小偷固然重要,可对付这种"内部消息外流"导致的窃案,简直是防不胜防。栽在这种"无妄之灾"上,得不偿失。

二、活期存款相对定期存款会缩水

不少人觉得退休金数额不大,存活期账户和定期账户差别不大。殊不知"积少成多"的道理。一个月两个月,这点利息差确实微不足道,但如果一年、两年乃至几十年呢?活期和定期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坐失良机,实在可惜。

且不说通货膨胀对退休金的侵蚀,单单是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利率差,就可能造成很大损失。以目前银行的利率计算,1万元存一年定期,大约能比活期多出几十块钱利息。几十块钱看似不多,但如果是几万、几十万呢?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很快就能看出效果。何况对老年人而言,一分一毫的积攒都弥足珍贵。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子女树立一个精打细算的榜样。一旦孩子们知道父母大手大脚,不懂得积少成多,估计自己花钱更不会节制,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反之,若是看到父母把每一笔退休金都存成定期,他们也会受到耳濡目染,明白攒钱的重要性。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

此外,把退休金放在活期账户,还有被盗刷的风险。现在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老年人往往是重灾区。活期账户动辄几十万,一旦被骗子盯上,损失不可估量。存而不取,确实隐患重重。相比之下,无论是安全性还是保值增值,定期存款都是更稳妥的选择。

三、落袋为安

对老年人来说,钱不在手里,再多也只是一个数字,没有实感。每月去银行亲自把退休金取出来,才能感受到钱的分量。钞票在手上的触感,那种特有的气味,会给人一种财富实实在在的感觉,哪怕取出后马上就存回去了。

这种感觉或许难以言表,但对老年人而言非常重要。毕竟,大半辈子劳碌奔波,含辛茹苦地挣下这些钱,不就是希望晚年生活无忧吗?能经常摸到、数一数自己的"养老钱",心里才有底,人也会更有安全感。

再说,人生最后一程,谁也无法预料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我们要及时把退休金纳入"全盘考虑",提前规划。将退休金分散存储,无疑会增加管理难度。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将退休金汇入家人知晓的账户,由家人统一管理。这笔钱,生前是自己安度晚年的保障,身后是给子女的一份遗产。做到集中管理,心中有数,就能高枕无忧。

每一笔退休金,都凝结着国家和单位对老人一生奉献的认可。面对辛苦挣来的钱,我们要懂得珍惜,及时取出,存入定期,安排妥当。这是对得起过去的付出,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

在这个大家都排队取退休金的日子里,愿所有的老人都能吸取教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让晚年的钱袋子鼓鼓的,生活有滋有味,平安喜乐!毕竟,我们工作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吗?爱惜自己的退休金,就是善待晚年的自己。但愿这些听起来像"唠叨"的建议,能唤起更多老人的注意,让大家都能把退休金这件事放在心上,尽早落袋为安,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