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有个新闻相当炸裂,说是上海的豪宅卖爆了,富豪们要拿着全款排队抢房。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15年2500万元及以上价位的豪宅在上海成交只有896套。此后的8年里,大多保持着每年1600~1700套的水平。

但这一平衡被2024年的井喷式供应打破了,上海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12.5套豪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卖出12.5套豪宅,显然跟这个体感冷了很长时间的房地产市场显得格格不入,也更加凸显了市场的进一步割裂。

你虽然在寒风瑟瑟里艰难过冬,但有人却发愁去哪儿吃下一顿饕餮盛宴。

01 抢不到的豪宅

01 抢不到的豪宅

2024年以来,上海已经先后有12个豪宅项目开盘,几乎是次日光。

这些动辄半个“小目标”的豪宅,大多围绕在上海“一江一河”,即黄浦江和苏州河区域,绝对是富裕阶层才能入手的资产。

截至8月18日,上海共网签了2641套豪宅,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成交正陆续网签。

足以见得,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房产有多抢手。

不仅如此,在这些豪宅买家中,全款买房的客户占了一半左右。

售罄、日光、全款、排队购买……这就是今年上海豪宅的行情。

为啥2024年的上海豪宅这么抢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优质资产荒。

说白了,就是富人手里的N个小目标没啥好出路。

放银行?利率都进入1时代了,富人手里那么多鸡蛋,不可能都放银行里。

买理财?今年都暴雷多少个理财产品和财富公司了:

中国最大民营金融集团中植系因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破产,几十万相关投资者因此“血本无归”。

今年1月,鼎益丰投资暴雷,骗局涉及1300亿,董事长携款跑路被抓,玄学炒股割韭菜。

8月15日,排行老三的海银财富突然宣布破产,涉及资金700多亿元,被揭露为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不仅是财富管理公司大规模暴雷,信托、理财、私募甚至茶领域都出现了爆雷现象。

买大A?股市都绿成啥样了,高净值人群同样不会把A股市场作为主阵地。

海外投资?美股、美债、海外房产,这些高净值人群肯定会配置,但仍旧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况且这两年海外也不安生,这些资产的投资价值不在于资产增值,而在于对冲风险

这么盘一圈下来,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顶奢豪宅确实是最靠谱的一个,因为它足够稀缺。

首先,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经济强市,吸引了大量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家,为豪宅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客户基础。

其次,近年来上海城市规划的持续优化和高端商业配套的不断完善,使得豪宅项目的居住价值和投资价值双双提升。

再加上,当前北上广深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项目存在价格倒挂,未来三到五年大概率是价格上行周期。

所以,富豪们一掷千金抢房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全中国资源最好的地段就那些,建在上面的大房企顶奢豪宅当然是能够保值的抢手货。

02 还不上的房贷

02 还不上的房贷

这边富豪们忙着排队抢豪宅,普通人们却为了下一个月的房贷愁白了头。

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42家上市银行中,有21家披露了半年度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其中19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按照平均值来衡量,21家银行房贷平均不良率提升了0.1个百分点。

大家都知道,房贷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能够帮助银行锁定未来二三十年的流动性,且数额巨大。

虽然不良率仅仅攀升了0.1%,但房贷的体量却是巨大的,断供趋势不容乐观。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佐证这一观点。

与2023年1-5月相比,今年1-5月全国法拍房挂拍量同比增长86.23%,成交量同比增长10.57%,成交金额同比减少3.95%,平均成交折扣率同比减少3.05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据中指院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法拍房的挂拍总量高达79.6万套,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年底的法拍房数量估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此同时,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失信被执行人的数量已高达842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法院强制拍卖的房产,除了贪污和诈骗外,大多就是两种情况:

一是房贷违约了,也就是断供了,银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是抵押物拍卖,也就是欠钱不还的老赖,被强制执行。

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债务负担正在加大,甚至资不抵债。

比这更糟的是:当前的法拍房数据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来看下法拍房的大致流程:如果断供了,先是房主还不上贷款了,银行会按逾期来计算违约金,等累积到一定次数才会执行。

法拍流程通常要历时一年甚至更久,包括贷款逾期、违约金累积、银行协商、强制执行等多个环节。

因此,当前市场所见的法拍房主要源自2022年以前的情况,意味着当前数据反映的是两三年前的经济状况。

那么当下如何呢?房地产市场的寒冬是已经过去了,还是仍在路上,大家自己品。

2020年以前,大家还坚信“北上广深的房价永远上涨”,尽管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拐点,但一线城市的房价神话仍然是很多国人的信仰。

然而,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房价神话彻底跌落神坛:

2021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后,房价虽然被逐渐抑制,但一线城市已经透出危机;

2022年土地市场遇冷,一线城市房价微跌,其他城市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到了2023年,一线房价不跌神话彻底被击碎。伴随着许皮带进宫,保交楼成为最大谎言。

由此,房价开始跌跌不休,即便加码了一系列松绑利好政策,但市场依然不买账,房价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彻底颓了。

量价齐跌则预示着法拍房数量将会持续飙升。未来几年,不同维度的统计数据恐怕还将揭示更加跌破眼镜、突破认知的下跌趋势。

因为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一线城市房价信仰的崩塌,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相对抗跌≠永不下跌。

如同曾经的庞氏骗局,当没有后继者入场接盘时,房地产市场的巨型资金池就无法持续滚动下去。

为了止损,将有大批人套现离场,留下高位接盘者负债买单。

03 折叠的社会

03 折叠的社会

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既创造了海量纸面财富,也累积了史无前例的巨额债务。

经济换挡的周期中,如果私人部门无法偿还长达三十年的房贷,家庭消费能力将严重受限。

内需不足、消费不振,再叠加外贸疲软,中美脱钩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投资预期不足,就业岗位进一步减少。

反馈到个人和家庭层面就是失业、裁员将引发家庭现金流危机,断供潮可能将进一步加剧。

目前来看,各行各业的降薪、倒闭潮仅仅是整体困局的一部分,街头商铺空置、转让广告随处可见,实体经济举步维艰。

那线上业务是否就能独善其身?

看似繁荣的电商、直播等行业,实则也暗藏经营困境。

快递业作为线上消费的晴雨表,包括顺丰和中圆申通等八家上市企业中仅三家保持较快增长,多数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递业对应的正是线上经济,线上业务蓬勃发展,快递业务量才能快速增长。反之,则可以推算出,线上业务并没有热火朝天。

线上线下集体遇冷,就业市场自然寒气逼人。

今年第二季度,Boss直聘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5460万,同比增长2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求职人数的激增,不仅双非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就连名校和大厂的“毕业生”,企业的中层甚至高管也同样难觅一个适配的好岗位。

近两年来,大学毕业生一直保持在千万规模,未来预计还将持续增长。

市场供应的岗位却越来越少,人才供需失衡,曾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早已消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兴早在2019年就曾预言,2019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如今五年过去,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已经渗透至社会各层面,老百姓确实感受到工资难赚、工作难找了,每天都在内卷与摆烂之间内耗不止。

以往依赖大规模刺激、高杠杆运作、规模扩张的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

许多曾经饱尝红利的成功人士如今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尝试、学习,都难以重现昔日辉煌,能维持收支平衡已属不易,原有的成功路径似乎已被彻底打破。

更可怕的是,这场残酷的模式转换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在财富格局深度洗牌的过程中,首先跌落的就是那些曾高杠杆购房、如今面临失业降薪风险、肩负家庭重担的普通人。

04 未来之路

04 未来之路

普通人在财富创造中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他们:

一是不掌握资源和资本,换句话来说就是没有生产资料;

二是提供的社会价值缺乏独特性和稀缺性,而价值越普通,获取的回报就越低。

就如同工业时代的流水线工人,从事重复性劳动越多,薪酬水平也就越低,长期工作却未能实现财富积累,并且很容易被其他人取代。

身处于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有点类似于200多年前开始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让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而人工智能则将开启前所未有的知识普及,让普通人的认知得以大规模地扩容,信息差将进一步消退。

时代大势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那啥叫顺势而为?我们就拿AI举例,如果不是从业者,我们不可能去研究大模型,那如何跟上这波不可逆的AI浪潮?

打不过就加入,躬身入局呗。

学会使用各类人工智能工具,尤其是更早更好地比你的同事、同龄人、领导更熟练地掌握它、驾驭它,让AI为我所用。

因为未来淘汰你的其实并不是AI,而是会使用AI的人。

所以,走到当下这个存量时代,提升收入的关键早已不是盲目埋头苦干,而是要首先明确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通过调整自身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进而转变思维方式,改变行为模式,最终实现保住饭碗、收入提升的结果。

毕竟,面对不确定性的最好策略,就是增强自身的确定性,用好自己手里仅有的几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