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中国的教育大省,自古至今,持续不断的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当下,湖南依然是国内不可忽视的高教大省和人才大省。拥有5所双一流高校其中3所985,1所211,另外还有好几所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校。

中国高校在2000年左右经历了一次大合并浪潮,不少高校因此改名。湖南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有一所高校原有的校名威武霸气,在合并后,被不少网友吐槽新校名听起来像民办三本。

这所高校就是位于湖南重镇衡阳的:南华大学。

01

校名演变

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2000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2002年)合并组建而成。中南工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创办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衡阳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

不管是中南工学院还是衡阳医学院,在湖南省甚至整个华中地区都是非常有名的。两校合并后更名南华大学,听起来就显得没有标志性。这种综合性、辨识度又不强的校名,如果不是那种有非常雄厚的历史沉淀并形成强大品牌的,例如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等著名高校,其余的都会很容易被误会成民办高校。即使一些211高校也逃不过,很难hold住这样的名字。

作为非全国性名校,校名如果不能突出特色,就比较容易被误会。无论是中南工学院还是衡阳医学院都非常容易辨识这是一所什么特色的高校,但“南华”就不一样了。光看校名,既不知道什么文理工医哪个类型的院校,也无法分辨地域。

国内合并院校的,几乎都维持了原院校的主体校名,例如华中工业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变成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变成四川大学等等。

不少网友认为中南工学院如果维持原有的主体校名,例如变成中南科技大学、中南理工大学、,或者变成地域辨识度较高的衡阳大学、湖南XX大学等等,可能名气会更大一些。还有的认为应该借更名的机会突出稀缺属性的核工业特色,变为中南核工业大学等等,影响力不会弱于现在的“航空航天”。

不少人赞成改名“衡阳大学”,有些人却认为挂“衡阳”两个字弱了名头,这就小瞧了衡阳在国内的名气和地位。上过历史课的中学生都应该知道衡阳这座英雄的城市,八年抗战中,衡阳会战留下了最悲壮的身影,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正面交战时间最长且以少打多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衡阳因此也成为全国唯一被认定的抗战纪念城。在这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只有1.7万人,最终伤亡1.6万人,日军兵力10万人,最终伤亡8万人。

02

南华大学实力

南华大学是由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两个主要院校组成,中南工学院的特色就是核科学,因此南华大学特色非常鲜明:核科学+医学

学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

现有在校生4.4万人左右。目前拥有直属医院8所(6所三甲),本科招生专业66个(其中19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含24年公示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华大学是核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了大批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等行业的骨干人才。核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拥有先进核能技术设计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级核能与核安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筑环境气载污染物治理与放射性防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核设施退役治理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

核科学从学科评估看,在全国能排第7名,医学实力在湖南应该属于第二的位置。这样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院校,理应获得更高的生源质量。2024年湖南投档线516分,省内仅第9名。

03

回顾与建议

校名已定的情况下,再去争论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即使再更名,南华大学可选的空间都很小了,湖南科技、湖南工业两个牌子都给占了,剩下一个湖南理工(?)。选衡阳大学,有些网友不甘心,嫌弃地域标记太小。

在这种情况下,不如脚踏实地发展学科实力。巩固湖南医学第二名的地位,集中资源将优势学科核科学发展到学科评估A类,同时增加一个信息类学科(A类),那样南华大学的名气自然会带动起来。

在国家实行双一流政策,并重点发展新工科、新医科等教育战略下,南华大学大有作为。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