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边关》读书笔记#8
1980年8月,11军侦察处参谋杨子谦(《战边关》作者)接到通知,参加总参情报部在北京某研究所召开的侦察装备研讨会。这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审定配发部队的装备侦察器材。
会上,杨子谦结合边境侦察作战的的实际进行了发言。他在《战边关》中作了详细记述,至今读来仍引人思考。关注侦察兵、特种作战的战友可细读原文,要点如下:
1,首先,杨子谦说当时侦察兵的装备差,只是比步兵多了一把“专用匕首”,而且这种特制匕首不能切削,也不能砍割,“就是个道具”。
2,其次,他说侦察兵穿的衣服相较步兵也没什么特殊,一年一套半(多一条军裤)的65式,这种军服不利于隐蔽行动,侦察兵也没有夜视器材,制约了夜间侦察行动。
3,再次,他说越军特工的武器和装具在轻便化、小型化上,甚至比我军要好,比如他们的钢珠手榴弹比我军使用的木柄手榴弹就要轻便。
4,最后,他说当时侦察兵携带的木托冲锋枪及其他装具与步兵基本无异,笨重,不便携行。
杨子谦在会上不仅讲问题,也讲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设身处地想一想,杨子谦作为军机关的一名营级干部,在总部组织的会议中,只是一名“来自云南边疆基层部队的小同志”,在会上如此不客气地说问题,是需要水平的,更需要勇气。要知道,当时中国刚刚从特殊年代走出来,但很多人的思维习惯未必就走出来了,“因言惹祸”的教训还少吗?
【图为32师侦察兵战场留影】
幸好,杨子谦遇到的是讲务实、真干事的领导。总部机关和研究所的领导很重视这位来自战场的基层干部的发言,从此后陆续配发到边境战场的武器装备看,杨子谦的建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给基层侦察分队配发了微冲、小型雷达、夜视仪和多用途匕首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军侦察作战的大发展时期,也是现代特种作战的萌芽探索时期,无论作战思想、战法战术还是基层的武器装备,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个关键的牵引力就是持续燃烧的南疆烽火。杨子谦这一代老侦察兵,是作了历史性贡献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