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之所以成为众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原因很简单——稳定。这种稳定不仅仅体现在工资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不错,更重要的是国企的员工通常不必担心像私企那样随时被裁员。

可如今,未来国企推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这就好像直接在稳定的基石上打了一条裂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制度的推出,无非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绩效,逼着员工努力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是为国企注入了“活力”,实则是给本就繁重的工作加上了一个“不确定”的标签。尤其对于那些原本选择放弃互联网大厂、高薪私企,宁愿接受薪资“腰斩”也要进国企的员工来说,这简直是狠狠打脸。

有些人说,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导致大量程序员、技术人才转向国企,寻求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是现实问题,许多中厂、大厂的员工选择跳槽到国企,不仅是因为那里的待遇与福利,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一旦进入国企,意味着工作有了保障。然而现在,这种保障被削弱了,国企仿佛变成了一个华丽的泡沫,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挤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想一下,如果这种末等调整成为常态,国企里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还会和互联网公司有什么区别呢?不少进国企的人,都是为了避开私企那种朝不保夕的压力。

如果稳定不再是国企的标签,还有人愿意忍受低薪和加班无补偿的情况吗?一旦他们发现国企和私企的差异不大,为什么不直接去私企,起码还能多拿几个钢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糟糕的是,国企推行这种制度,还存在“卸磨杀驴”的嫌疑。很多企业裁掉员工后,又打算以外包的形式雇佣回来。

可是,员工又不傻,如果你能随时把我开掉,我为什么还要去国企呢?尤其是那些原本放弃高薪大厂机会的人,现在回头一看,感觉自己不仅放弃了机会,还进入了一个越来越不稳定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所谓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其实是一招臭棋。国企本来就不是以“灵活”著称,而是以稳定、长久为优势。如果把私企那套绩效导向的模式硬搬过来,不但不适合,反而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噬。

一旦国企的吸引力降低,人才就会流失,剩下的只有那些迫于无奈的“老黄牛”,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活力也会随之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很多时候,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是靠企业文化和福利激励出来的,而不是靠裁员威胁来的。比起这种末等调整的制度,不如通过提高工资、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加员工参与感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只有让员工感觉自己在企业中有归属感、前途和希望,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而对于那些原本抱着“国企稳定”心理的求职者来说,现在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毕竟,如果国企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定,为什么要选择低薪的国企,而不去私企拼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