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沪深股市的交易额跌至5000亿以下,让人不禁想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市场如此冷清?吴晓求教授的观点让我们看到,股市的低迷不仅是短期的波动,更可能是深层次的经济信号。他提到的“财富漏出机制”更是让人猜想,为什么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屡屡受挫,难以实现长期投资的理想?想知道这个机制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投资者的?那就继续往下看!

沪深两市

在近期连续多日将日均交易额划为5000亿元以下,沪深两市的交易额已经从过去的2万亿元跌至谷底,一片叹息声中分析市场冷清的原因。 吴晓求教授指出,股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也间接反映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如果股市一直不好,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那么很多投资者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怀疑,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吴晓求教授曾经谈到过自己对A股市场的观点,他认为A股市场实际上存在一种非常隐蔽的机制,也就是财富的漏出机制。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现在很少听到有人把股票当做长期投资来做了,尤其是很多中小投资者,他们在炒股票的心态里面更多的是想要抄短线。

大部分人买股票是希望它涨上去之后能够赚一笔不菲的附加收入,或者赚钱之后拿着它去敲其他板块。 但吴晓求认为,即便我们不把股票当做短线操作,去看企业家和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如何处理自己手中的股票的,也能够很清楚地看出这种漏出机制。

根据以往的研究数据,超过50%的上市公司其实并没有把财富管理放在第一位,因为它们在筹划上市的时候就已经和大股东商量好了,过了三年的锁定期之后就会立刻选择减持。 这里所谓的立刻,并不是指三年之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减持,而是因为它们会精准地把握一个新的时间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上市公司都选择在年报、半年报出来之后再开始减持,因为这个时候利好消息已经被释放完了,而股价也被人为地拉高了一段时间。 为了不影响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大股东只能选择先拿着,等这些炒作的热度逐渐消失之后再将其收回。 65%左右的大股东会选择在3-6年之间全部减持完毕,而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高管激励持股计划。

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内部员工持有的股票比如万科、茅台已经获利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而这些人往往不具备继续持有的资金实力,他们也会在可行使的时间点里面选择减持。 这样一来可谓两头兼顾,不仅让自己尽快地拿到了利润,也没有因为长期持有股票而导致自己手中出现资金断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中小投资者损失了多少呢? 这里吴晓求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拿着100块钱去炒股,你赌博般地选中了一家上市公司,在未来三年里面你将这100块钱用于其他方面。而这家公司刚上市的时候,你们手中拥有同样数量的股票价值也是100块钱。

但到了大股东减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100块钱其实只剩下40块钱了。 如果你还坚定地相信这家公司未来会有所表现,那么可能过两年它又会给你带来新的惊喜;但更多的情况是中小投资者会因为被套盘而恐慌出逃。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属于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资金就这样被挤出了市场,而且因为投资者情绪失衡很难再进入A股市场。 从长远来看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缺少激励机制去支撑自己不断前行。 吴晓求举了一个例子说,在牛市的时候有一位企业家拿着3000块钱去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当时这家公司因为某项政策受益非常明显,董事长用自己手中所有的闲置资金都买进了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由于大盘行情一落千丈,即便是受益很明显的个股也难以幸免,这3000块钱到只剩下30块钱。企业家损失惨重之余还感慨道:“我宁愿这个3000块钱一直放在银行里面也不拿它来炒股。”

他甚至怀疑自己创业那些年到底是在为谁努力,因为他付出越多却得到的东西越少,身边也已经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承担投资风险了。

吴晓求教授的分析让我深刻意识到,股市的波动不仅仅是数字游戏,它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机制,特别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真的是让人心痛。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受,或者对股市的未来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别忘了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