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电影吧,《志愿军·存亡之战》明明题材好、历史背景有深度、战斗场面震撼,按理说应该是一部热血燃情的史诗巨作,但最后的效果就是差了那么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啥?归根到底,演员和角色的错位太明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夸一夸,电影在还原历史和表现志愿军英雄气概上确实没得说,尤其是战斗场面的惨烈和士兵们的无畏牺牲,确实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悲壮之美。你看到那些子弹横飞、炮火连天的场景,不可能不动容,那是整个民族的记忆和精神在荧幕上重现了。但是,光有大场面不够,人物形象立不住,观众还是会觉得差点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大的问题出在角色和演员上。比如,杨三弟、吴本正和李晓这些角色,动不动就不遵守军令,搞得像一群叛逆少年。你说在战场上,军令如山,不守规矩那不就是等死?但这几个人物偏偏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这就让观众觉得剧情有点脱离实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片讲究真实感,你不能为了戏剧冲突随便瞎编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演员。朱一龙的表现确实不错,他演的李想很细腻,眼神里有坚毅,也有那种压抑着的情感转变,让人感受到他对战争的复杂情绪。但朱亚文这边就显得过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演的角色太用力了,特别是那走路的姿势,像是带着一种“魔化”的表情,显得有点浮夸。搞得好像他随时准备去演反派一样。这种表演跟角色本身的定位完全不搭,硬凹出来的效果让观众分分钟出戏。要不他跟朱一龙换个角色,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电影里的陈二少爷,一看就是搞错了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说战士气质,感觉他倒像是在综艺节目里搞笑一样,完全不像一个上战场的士兵。战争片里最怕的就是这种尴尬的喜剧感,它会一下子打破影片原本的那种凝重氛围,观众就会觉得:“咦,这人是在干啥呢?”每次他一出现,那种战斗的紧张感瞬间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离谱的是,那场士兵们在战场上围着干花嗅闻的戏。这是战场,不是乡间田野搞采花大会,拍成这样也不怪大家觉得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可能是想通过这种细节表现士兵们内心的柔情一面,但没控制好,这情感反而变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矫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李晓这个角色,整个存在感很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感情线、行为逻辑完全拉低了电影节奏,简直就是个多余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来看战争片,不是来看感情纠葛的,尤其是那些毫无必要的桥段,完全可以砍掉。这种插入式的感情戏,不但没能加深人物形象,反而让观众觉得在拖剧情的后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本来是一部可以燃爆的电影,毕竟主题那么大、题材那么正,但最后让观众觉得没到位,还是因为演员和角色设计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角色能更贴合实际,演员表演再自然一点,这部电影的口碑和效果可能完全不同。故事已经给到你手里了,就看你怎么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演员,尤其是像朱亚文这样的,在这么严肃的题材里,表演得自然一点,别用力过猛,观众自然会被角色打动,而不是被表演的夸张动作搞得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战争片里,演员的表演和角色的真实感哪个更重要?在这部电影里,谁的表演让你最出戏呢?对此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