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你这早上散步的习惯得改改,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可别一大早就出去瞎溜达。”周医生一见到王大爷,就忍不住开口提醒。

王大爷全名王德发,是个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今年刚满65岁。自从退休后,他就把早上散步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一到五点半,他准时起床,然后沿着家附近的公园走上个五六圈。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好几年,连家里人都觉得他“风雨无阻”的毅力了得。

可最近,天气渐渐转凉,王大爷的身体状况却有些不大对劲了。早上散步回来后,他常常感觉头晕眼花,有时候脚还会不自觉地发软,甚至差点摔倒。

加上年纪大了,腿脚不如从前灵活,妻子也劝过他好几次,让他不要太早出门,可王大爷不听,还是坚持每天早起锻炼。

今天,他特意煮了点暖身的药膳给自己补补,顺便去找老友周医生请教,想问问是不是自己缺点什么营养,才导致最近老觉得身体不舒服。

“我这每天散步,难道还有问题?”王大爷满脸疑惑地问道,“不是说早晨空气好,运动有益健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就在这儿!”周医生皱起眉头,“早晨运动是好,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是越早越好。你现在的散步习惯,很可能让你越锻炼越危险!”

王大爷一愣:“啥?我这老老实实散步还能危险?你这是危言耸听吧?”

“可不是吓唬你。”周医生耐心地解释道,“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早上过早出门散步,不仅不能强身健体,反而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我今天就好好给你讲讲,老年人散步的‘三不要’,听完你就明白了。”

周医生首先指出的就是老王的“早起散步”问题。

“老年人的身体跟年轻人不同,早上5点到7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他说,“医学研究表明,这段时间是人体一天中血压的‘第一个高峰’。

夜间休息时,人体的交感神经相对抑制,血压通常较低,但一到清晨,交感神经逐渐活跃,血压会迅速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医生拿出一份数据表格,指着上面的曲线说道:“根据一项针对老年人群的研究数据,60岁以上的老人,早上5点到7点的血压水平比平时高出20%到30%。

而这个时候,如果你突然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进入冷空气中散步,血管收缩更剧烈,血压波动大,就容易诱发心梗、脑卒中等心血管意外。”

他说,前几天他刚接诊了一个70岁的老太太,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去公园跑步,结果一天早上突然晕倒在地,被送到医院一查,是因为“清晨高血压”引发了脑出血。

老太太醒来后还不敢相信,平时健康得很的她,怎么一下子就差点送命。

“所以啊,老王,你早上五点半出去散步,不是锻炼,而是在冒险!尤其是最近天气变冷,早上温差大,血管受冷刺激后更容易痉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医生一脸严肃地说道,“我建议你,散步最好推迟到7点半以后,等到太阳出来,气温回升了再出门,才比较安全。”

王大爷点点头,似乎有些理解了:“那我以后推迟到七点半再走。但有时候一大早饿得慌,总想着赶紧去活动一下,回来再吃早饭,这样不好吗?”

“这又是第二个‘不要’——不要空腹散步!”周医生接着说道,“特别是老年人,空腹散步非常危险。”

他解释说,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夜间长时间不进食,早上血糖水平通常比较低。

如果空腹进行散步或其他运动,血糖很容易降得更低,导致头晕、乏力,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低血糖昏厥。特别是有糖尿病的老人,早晨空腹散步更是大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想啊,散步时消耗了大量能量,血糖不够用,大脑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就可能突然晕倒。”

周医生举了个例子:“上个月有个65岁的陈叔,也是空腹去公园散步,结果走着走着,突然觉得眼前发黑,脚下一软就倒在地上。送到医院时,他的血糖已经降到2.5mmol/L,差点没抢救过来。”

“所以,老王,以后早上散步前,最好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比如喝半杯温牛奶,或者吃一个香蕉,至少要保证血糖在正常水平,才能避免运动时低血糖的危险。”周医生叮嘱道。

“那我以后改成七点半出门,吃点东西再走,这总没问题了吧?”王大爷有些松了口气。

“还得注意第三个‘不要’——不要走得太急!”周医生继续说道,“老年人的肌肉和关节都比较脆弱,心肺功能也不如从前。如果散步时走得太快,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

他说,有些老年人以为走得越快、出汗越多,就说明锻炼效果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的关键在于“轻松、适度”,而不是追求速度。如果走得太急,心率上升过快,很容易诱发心脏不适或关节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医生特地讲了个案例:有位67岁的张叔,平时觉得自己体力不错,散步时总是快步前行,速度跟年轻人差不多。

结果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走到一半不得不停下来。送到医院一查,竟然是心脏缺血发作。医生说,他的散步速度太快,心脏供血不足,差点引发心肌梗死。

“所以啊,老年人散步,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和强度。”周医生建议说,“散步时的速度应该是‘不急不躁’,以感觉呼吸平稳、心率稍微上升为宜。

大概每分钟走60-80步的节奏就够了,不需要急匆匆地追求速度。你可以边走边看风景、聊聊天,保持放松的心情,才是最好的散步方式。”

听完周医生的讲解,王大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我以后早上散步,得改改时间、吃点东西,走得慢点了。”

“对,不要太早出门、不要空腹散步、不要走得太急,这‘三不要’你记住了,就能避免大部分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医生笑着拍了拍王大爷的肩膀,“老年人的运动,讲究的是‘适量’和‘安全’,不要拿健康去冒险。”

王大爷听完又有了一个疑问:“那周医生,我知道早上散步不能太早、太急,那一次散步走多久比较合适呢?我有时候走到一个小时,觉得还没过瘾。”

周医生笑了笑,缓缓说道:“这是个好问题。老年人的散步时长,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来说,控制在30分钟到45分钟之间最为合适。

如果超过一小时,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导致疲劳和肌肉酸痛;而不到20分钟,又达不到锻炼效果。”

他接着解释:“最好的散步时间安排是分段进行,比如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散步30分钟,这样既能保持运动量,又不至于疲劳过度。”

王大爷听完连连点头,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以后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散步时间,真正做到“健康走路,越走越好”。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

参考资料

[1]韩晓霞.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中国医药导报,2024-05-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