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冲突已经持续一年,加沙卫生部称冲突已经造成4万多平民死亡。比这个数字更冰冷的是加沙凄惨的现状。

大部分房屋被炸为平地,基础设施全部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难以果腹。为了躲避战火,人们被迫一次又一次地搬迁。现在的加沙无异于人间地狱。

哈马斯的日子也不好过,领导人哈尼亚被暗杀,接替者辛瓦尔也东躲西藏不知所踪。现在加沙基本上已经进入治安战阶段,哈马斯武装人员只要一露头就会被打。

去年哈马斯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被支持者称为英勇抵抗。但不论站在哪种立场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哈马斯根本没有与以色列对线的实力,军事上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这种情况下发动袭击,无异于飞蛾扑火,但为什么哈马斯却执意要发动这场战争?复盘这一年的战争,哈马斯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犯了三大战略性误判,导致了如今的惨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以色列无法团结

阿克萨洪水行动之前的以色列其实非常分裂,内塔尼亚胡在年初推动司法改革,简单地说就是限制司法权,扩大议会和政府的权力。甚至赋予议会推翻最高法院裁决的权力,且法院不得对内阁和部长的决定进行审查。

此举引发大规模抗议,不仅反对党参加,各个行业都有人站出来反对。以军的精锐部队和情报机构的一些单位也参加了抗议,比如有铁锤之称的以色列空军第69中队40名预备役飞行员,有37名宣布拒绝参加演习,抗议司法改革。

这场风波持续到哈马斯发动袭击前,使内塔尼亚胡威信大降。不仅造成了社会撕裂,也浪费了大量资源,使许多单位陷入停摆状态。外界一致认为,正是这次内耗导致情报部门放松了对哈马斯的监控,所以未能提前发现哈马斯正在策划袭击行动。

司法改革不仅引发内部抗议,国际上的犹太人群体也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刊登整版广告,对以色列政府进行谴责,认为“犹太人唯一的国家正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犹太人还推动这一问题进入国内的政治议程,民主党内部一些人要求华盛顿对以色列采取批判立场,如果以色列强行推动司法改革,就切断财政支持。迫于内部压力,拜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希望以色列政府放弃司法改革。

对此,内塔尼亚胡强硬回应称,以色列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哪怕最亲密的盟友也不能干涉以色列人民的选择。毫无疑问,双方已经产生裂痕。

哈马斯也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发动袭击。一方面,以色列国内无法拧成一股绳,反对派必然会出来阻击内塔尼亚胡,很难就重大事件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以色列与美国产生裂痕,使其难以获得外部支持,军事能力将会受到很大限制。

所以,以色列只会进行有限的反击,大概率不会把战争推向加沙。

事实证明这是哈马斯的战略误判。袭击发生后,内塔尼亚胡很快便组建了包括反对派在内的战时内阁,社会各界团结一致支持政府。大量在国外务工的人员也响应号召,回国加入军队,以色列在短时间内便动员了70万预备役军人。

以色列持续在媒体上播放哈马斯袭击时的残暴画面,西方国家纷纷对哈马斯进行谴责,并一致支持以色列进行反击。美国也转变立场,大力支持以色列,第一时间便送来了大批援助,截至目前军援已超过179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以色列不敢进加沙

以军抓捕的哈马斯俘虏供述,哈马斯高层不认为以色列会对加沙发动大规模攻势。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呢?

在开战的前20分钟,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5000多枚火箭弹。目的是让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饱和,无法拦截,以造成更多的人员杀伤。但以色列也早已经意识到铁穹的这一缺陷,修建了大量的避难所,哈马斯的火箭弹攻击其实并未造成太大伤亡。

与此同时,1000多名武装分子,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快速向以色列纵深推进。他们的设想是在以色列境内尽量久地消耗,进行人员杀伤,让以军意识到想消灭哈马斯并没那么容易,从而不敢轻易开入加沙。但以军只花了几天时间便将境内的哈马斯全部肃清,同时在加沙边境集结了大军,速度远超哈马斯预期。

在以色列准备进入加沙时,哈马斯开始大肆宣传加沙的地道。据媒体报道加沙的地道长达500多公里,甚至超过了伦敦和香港地铁的总长度。以军如果进入地道,只能依靠轻武器战斗,将处于与哈马斯同一水平,无疑会付出极大的伤亡。

但事实证明,哈马斯的地道绝大部分是避难所,或者用于地下交通,并不具备战斗功能。以军并未被地道吓倒,他们也不需要进入地下战斗,只要派无人机进入查看,没有人后直接炸毁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以色列缴获的文件显示,哈马斯人员收到的指令是“尽可能多地杀人,然后抓走一些人质作为未来谈判的筹码。”突袭当天,哈马斯一名领导人便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已经俘虏了足够多的人质,足以让以色列释放其监狱中的所有巴勒斯坦囚犯。

人质无疑是哈马斯手中的王牌,据说有专家建议哈马斯用好这张牌,哈马斯确实也用得很好。关键时刻,哈马斯释放了一批老病人质,达成了一段时间的停火。后续又利用谈判,不断拖延战争进程。还时不时公布消息称人质受伤或死亡是以军轰炸造成,导致人质家属不断向政府施压。此外,辛瓦尔附近也关押着人质,使以军不敢贸然轰炸。

其实,哈马斯还有另外一张王牌——加沙的老百姓。网上流传出来的大量视频显示,哈马斯武装人员从未穿过军装,以军很难精准区分目标是平民还是哈马斯人员。再加上加沙人口密集,轰炸经常导致平民丧生。这导致以色列在国际上广受批评,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呼吁对以色列禁运武器。

哈马斯原本的设想是利用人质和平民伤亡制造舆论,压迫以色列达成妥协,保持对加沙地区的控制。但内塔尼亚胡的强硬程度似乎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即便批评再猛烈,他也不肯丝毫让步。

人质不仅未能羁绊以色列,反而成了内塔尼亚胡团结各派势力,坚持一直打下去的借口。只要哈马斯不放人,以色列就会一直打下去,人质实际上成了哈马斯的催命符。

即便出现人质伤亡,也未打消内塔尼亚胡的念头,毕竟这场战争已经导致数百名以军死亡,远超人质数量。如果半途而废,内塔尼亚胡根本无法对这些军人家属以及国内的支持者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盟友会下场帮忙?

以军在汗尤尼斯行动时曾缴获过一批哈马斯高层的文件,其中辛瓦尔写给部下的信中称:“我们收到了抵抗轴心将参与伟大解放计划的承诺。”

在其他文件中,他也反复强调这一点。按照行动计划,哈马斯将与真主党一南一北并肩作战,而幕后大哥伊朗也会全力支持。试想一下,如果这种局面真的实现,还真够以军喝一壶的。

事实上,真主党确实在边境集结了15个营,但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哈马斯发动袭击的具体时间,又或者想让哈马斯展示一下自己的攻击规模,以及能达到何种效果,再视情况进行攻击。总之,真主党并没有第一时间下场,从而贻误了战机。

以军迅速反应过来,在边境进行了严密监视,真主党再也找不到越境袭击的机会。从10月8日起,开始在边境零星地发射火箭弹,或者用反坦克导弹袭击以军的工事和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主党的袭击非常克制,他们并不想把事情搞大,但同时又能对伊朗和哈马斯交代。只是袭击发生后,以色列也定点清除了真主党一些中层指挥官,双方冲突日益升级。直到真主党在一起火箭弹袭击中炸死了以色列10多名儿童,以色列终于痛下决心,把攻势向北转移。

但总体上看,真主党的攻击只能牵制部分以军,对哈马斯的帮助极为有限。而红海沿岸的胡塞武装只能喊喊口号,在海边打几艘商船,更难以提供实际性帮助。所谓的10万远征军,也只在某些网络上出现过。

由于地理原因,老大哥伊朗对加沙的战事也只能望洋兴叹。不仅如此,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去伊朗参加总统就职典礼,还莫名其妙地被暗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虽然发动了大规模报复,但只是略表意思,提前通报了美国,使以色列有充分时间准备,最后只有两枚导弹落入以色列,根本未造成实际性伤害。这也表明,提供点武器援助还可以,伊朗并不愿意亲自下场。

如果伊朗直接下场,哈马斯或许能坚持更长时间,甚至逼以色列妥协。但伊朗不下场,哈马斯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也许盟友才是哈马斯最大的底气,但这也是他们最大的错误,根本不应该轻易相信伊朗会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