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舰一发射,中国航天就要反思?

北京时间10月13日20时25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星舰(Starship)组合体(B12+S30)在德州博卡奇卡基地点火升空,顺利完成一级回收“筷子夹”、飞船再入降落等环节,试验任务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是星舰的第5次飞行,距离第4飞仅过去了四个月。

图/星舰组合体历次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星舰组合体历次发射

这也是SpaceX“硬刚”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后的结果。此前FAA曾说,不会在11月底之前批准“星舰”的第五次试飞,没想到这么快迎来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5,伴随着现场倒计时和欢呼,星舰准时点火,起飞后约3分钟,一二级顺利分离,一级B12开始返回。

点火后6分30秒,下降过程中的B12二次点火,随后平稳落在发射台,被名为“机械哥斯拉”的机械臂夹住,圆满完成“筷子夹火箭”环节。

图/一级B12回收,机械臂捕捉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级B12回收,机械臂捕捉瞬间

发射后约48分,星舰二级S20飞船开始进入大气层;本次再入过程中,飞船后翼面又出现了烧蚀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射后1小时05分左右,S20飞船完成翻转,并降落到预定海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20飞船落到海面后倾倒,按程序自毁。至此,本次星舰组合体第五飞完成了全部既定目标,圆满完成飞行试验任务!

Starship星舰是SpaceX研发的超大型运载火箭,超越全球各国现役火箭,是人类历史最强火箭。起飞质量5000吨,起飞推力7500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星舰发射,除了引起行业及爱好者热议,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对中国航天的影响(尤其是商业航天)。

甚至在上次发射后,有官方媒体发文《星舰有进展,中国航天就该反思?》

图/星舰遥5发射+一级回收(合成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星舰遥5发射+一级回收(合成图)

很多关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人,看完星舰发射的第一反应大多是:

中国航天要提速!商业公司要加速!投资机构要迅速!

那么,“中国马斯克们”需要加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个案例。

最近看了一家新的航天创业公司,产品类似的星舰。(在此不讨论“借鉴”、“模仿”、“复刻”类的话题,只在商言商。)

在这家公司的计划里,成立第2年要造出中大型火箭,第3年完成可回收火箭,第5年实现重型火箭发射并盈利。造火箭所需的生产基地、人员招聘、研发设计都尚在“策划”中,目前也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产品。

而当前有什么呢?有一个“核心团队”和一份BP(商业计划书)。

那次沟通(公司负责人之一,向天),印象深刻。

  • 我问:你们项目的亮点、独特优势是什么?
  • 向天回复:颠覆式创新、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低成本火箭。

说实话,在接触过的航天项目里,这套口径看了不下5个方案。有时怀疑各公司是不是共用相同的几家FA、或者共享同样的BP模板。

  • 我又问:你们怎么看公司未来商业收益?
  • 向天:目前多家火箭公司融资估值在100亿以上。我们保守估计,五年内公司估值也将超过百亿。大胆预测,十年后收入上百亿元,年利润10亿元,缴利税5亿元以上。

当然,由于后续没再深入沟通,没能看到具体财务模型。

  • 最后我问:你们的融资计划和节奏?
  • 向天:目前正在天使轮,需求X亿元,估值10亿;明年A轮,X亿元,估值翻倍;后年再融资,估值再翻倍……

聊到这里,我已经不想再继续了,祝这家公司大展宏图吧。

在航天创业领域,这并不是个例。

我国民商火箭计划统计(或有遗漏),图源/熹天取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民商火箭计划统计(或有遗漏),图源/熹天取经

总之,一切就是要快。

恨不能1年成立,2年成功,4年盈利,5年上市,股东平安退出,创始人盆满钵满,大家都开心。

“太快了,也太卷了”我的一位熟人(体制内商业航天人员)感慨,“这个行业已经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有想速成创业航天的,还有其他行业想快速跨界航天的。

今年网传的“XX家电企业进军商业航天”,“XX公司跨界做卫星/造火箭……并非空穴来风。

近年来,硬科技投资在中国从冷清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内卷”。

图/“硬科技”概念由中科创星米磊博士于2010年提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硬科技”概念由中科创星米磊博士于2010年提出

去年的《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上,一些投资人就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感觉: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需要特别仔细甄别。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也曾谈过,最近几年,在国家的鼓励下,大量的资金开始从以前的互联网领域进入到硬科技领域,如果对硬科技的规律不是特别了解,出现各种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去10多年的经验均表明,当某个新领域成为全社会关注赛道热门后,容易出现机构投资“大水漫灌”、政府招商“缺乏精挑细选”的现象。

从互联网+消费、到互联网+金融、教培,再到近年的商业航天,莫不如此。

从国内外、体制内外的大量经验看,硬科技的航天产业发展是无法实现速成的,需要大量时间积累,没有10年时间是很难进入到产业发展阶段的。

2002年,马斯克的SpaceX成立,随后用了13年时间,估值才迈过100亿美元的门槛,估值突破1000亿美元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这还是在拥有了全部产业关键设施,伴随着星链组网、完成载人龙飞船任务、星舰测试飞行等一系列成绩的况下。

如果商业航天变成讲资本故事的速成画饼航天,只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等潮水过后,看谁在一地鸡毛中裸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洋彼岸的星舰一次次创造历史,我们难以“速成”,也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商业航天是长周期的硬科技赛道,这也是为什么顶层要倡导“耐心资本”的原因之一。

但耐心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包括不限于政策、资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一家知名创投媒体活动上,易凯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冉谈到:“创业投资一级市场已经‘休眠’”。这可能已经是较为委婉的说法了。

去年底小米su7发布后,新能源车行业开始进入竞争新阶段,蔚来李斌发了的全员邮件。

邮件内容除了10%的裁员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未来两年会是汽车行业变革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外部环境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航天的未来,或许与新能源造车行业类似,也要大浪淘沙,也会激烈竞争。

如何尽量避免错判,少走弯路?

如何尽量避免错判,少走弯路?

从事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和观察的时间越长,对足够多的样本进行尽调和思考后,会发现:大道至简。

有两点可以参考。

一、时间的常识。

如果大量强调自己“迅猛发展,弯道超车,大力出奇迹,大幅缩短…”,类似标的,错过也罢。

同样的道理,把“中国SpaceX”、“X年赶超猎鹰九”挂在嘴边的公司,这种项目的投资机会慎之又慎。

在新能源车领域,我通过同样的时间和阶段检验法,成功“错过了”两次现在看来血本无归的投资机会。

硬科技企业,没有10年的磨练,讲出来都是故事,故事不值钱。

二、人性的常识。

在做商业航天领域投资调研的时候,秉持的纯朴原则之一是,观察内部运营。

比如,如果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领导们配备了专职秘书、司机和专车,我会从容的放弃该投资机会。

雷老板创办小米,也是背包出行,这是非盈利阶段企业创始人要有的最基本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机构里“专业”的投资人可能会举出一堆理论来抨击我这么粗糙的原则。

不过,“专业”的理论谁都会背,能把简单的原则和方法用起来,门槛很高。

似乎各家机构都把投出“中国的英伟达”当作了自己的使命。可以理解,谁都想投出下一个英伟达、特斯拉或者SpaceX。

毕竟,大洋彼岸马斯克的身家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超过了股神巴菲特多年操作的积累。

但应关注的是,在千亿身家前,他们还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创业维艰。

任何好吃的果子,成熟都是前提,生长的时间是最简单的标尺。

回到题目:商业航天这事儿,有些慢不得,有些快不了。

(文中向天为化名,内容有删减、编辑)

参考及引用:

https://sports.sohu.com/a/750769066_130887;

SpaceNew/SpaceX/FAA;

John Kraus/S.E. Roginson, Jr./Starbase Surfer/CaptainWenjun/Tory Bela/RGV;

johnkrausphotos /Trevor Mahlmann/Space Intelligence;

百度百科、wiki百科及网络公开资料。

SpaceLens、熹天取经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为作者观点,为分享有价值的观点发布,并经过排版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难以确认原始出处,请作者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