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而斑斓的戏剧发展历程中,或许没有哪一种戏剧形式能像“样板戏”这样,蕴含如此丰富而跌宕的戏剧性色彩。自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那震撼人心的开场锣鼓响起,至今已悠悠四十余载。这四十年,在人类艺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然而,“样板戏”所引发的戏前幕后、台上台下的种种风云变幻,却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时而激昂澎湃,时而低沉回响,时而清晰浮现,时而隐入尘埃。它从艺术的殿堂走向历史的事件,从事件的焦点演变为社会的话题,最终沉淀为历史的一部分,其深刻的影响力与独特的地位,恐怕是当初那些满怀激情的创作者与表演者所未曾预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能代表“十七年文学”巅峰成就的作品,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提及“三红一创”或“三红一歌”——《红旗谱》、《红日》、《红岩》与《创业史》或《青春之歌》。这些作品因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无疑成为了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鲜明写照。然而,在“十七年文学”的广阔天地里,还有许多虽在政治上未占据主流地位,却因拥有庞大读者群体而同样不容忽视的佳作。

以《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为代表的“革命通俗小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类作品,虽然在主题思想上与“三红一创”并无本质区别,但它们巧妙地借鉴了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如以情节为核心的结构布局、类型化的人物刻画、“花开三朵,各表一枝”及“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策略、章回小说式的情节推进与节奏控制、大量运用“巧合”元素营造传奇效果,以及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等,这些手法深度契合了读者意识与潜意识中的传统审美偏好,有效地将抽象而超脱的“革命”与“政治”理念通俗化,从而在“十七年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海雪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一次英勇的剿匪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不到三十岁。在小说中,对杨子荣的描述是这样的:杨子荣——这位经验丰富的侦察高手,出身雇农,原是山东省胶东半岛牙山地区的抗日老战士,现任团的侦察排长,已届四十一岁高龄。他自幼历经磨难,虽未曾接受过一天正规教育,却天资聪颖,能言善道,讲起《三国》、《水浒》、《岳飞传》来滔滔不绝,细节丝丝入扣,来龙去脉清晰明了,仿佛是一位天生的评书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说原著中,小分队剿灭座山雕匪帮的情节占据了从第十节到第二十一节,共十二节的篇幅。为了实现从小说到话剧的成功转换,北京人艺对故事情节进行了精心的改编与处理:

(1) 一些富有戏剧张力的桥段被精心保留。例如,原著第十节的“雪地追踪”被拆分为话剧的第一场“少剑波下令挺进威虎山”和第二场“雪夜茅屋发现一撮毛与李秀娥(栾平妻)踪迹”;原著第十五节的“杨子荣献礼”被安排在第三幕的两场中,即第六场“杨子荣打虎上山”和第七场“杨子荣晋宝受封”;原著第二十节的“逢险敌,舌战小炉匠”和第二十一节的“小分队驾临百鸡宴”则被压缩在第四幕的第九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部分情节被改作暗场处理。如原著第十一节的“老道失算”中伏击一撮毛、第十八节的“二道河桥头大拼杀”中小分队与土匪的激战、第十七节的“借题发挥”中杨子荣计送情报等情节,都被巧妙地转化为暗场。

(3) 一些情节则被删减。比如原著第十六节的“苦练武,滑雪飞山”中刘勋苍和李勇奇教授滑雪、第十七节的“借题发挥”中杨子荣在匪窟胡侃奶头山八卦以及座山雕试探杨子荣等情节,均被删除。

(4) 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情节,如第四场加入了少剑波、白茹救治李勇奇儿子的情节,消除了李勇奇与其母亲对解放军的误会;在第五场审讯一撮毛之前,加入了审讯栾平的情节,构成了“智审二匪”的精彩段落;第九场中增入了定河老道上山指认杨子荣的情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压缩、删除和暗场处理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力,而新增的情节不仅制造了更多的戏剧冲突,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还赋予了文本更丰富的政治内涵。例如,创作者为了强化军队来自人民的政治宣传,特意增加了李勇奇与李母的“戏份”,通过他们被解放军的无私行为所感动,态度发生转变的细腻描写,生动展现了军队与人民之间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深厚情谊。

《林海雪原》后来也被改编成了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就是一部在“十年”风云激荡中诞生的清唱剧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作品于1967年末,在作曲家奚其明的带领下,汇聚了合唱指挥家司徒汉及上海交响乐团的部分精英演奏员,共同组成了创作团队,开始了其编创的漫漫征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精心打磨,1968年秋,这部作品终于由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合唱团联袂呈现,首次与观众见面。然而,1969年,奚其明不幸因所谓的“奚杨小集团”事件被捕入狱,但创作的火焰并未因此熄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阿克俭被任命为创作组组长,原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作曲者之一沈利群也作为主创人员加入,继续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修改与完善。在此期间,黄贻钧、于会泳和朱践耳等音乐界的佼佼者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作品的修订工作,共同为这部作品的完美呈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1973年年底,合并后的上海乐团(由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合唱团组成)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演出了这部作品,并接受了旗手的亲自审查。根据旗手的意见,作品在北京再次进行了精细的修改与定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5月,文化组写作组署名“初澜”的《京剧革命十年》一文中,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列为继八个样板戏之后,新诞生的革命样板作品之一,与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以及革命现代舞剧《草原儿女》、《沂蒙颂》等并驾齐驱。这标志着这部历时近八年,经过十多稿修改与不断“试验演出”的作品,终于正式被列入了第二拨“样板戏”的行列,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元媒体的冲击下,京剧舞台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门庭冷落,即便是名家的唱段也少有人问津。然而,40多年前的“样板戏”京剧唱腔却能深深打动人心,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有观点认为,这得益于“镜像原理”的作用。北大李扬曾指出,“戏剧从来就是人们确认自身的重要方式。60到70年代的中国人正是通过样板戏这一虚拟的现实空间来确认自我”。“样板戏”的创作时代,已悄然离我们远去数十载光阴,然而,那些经典剧目与悠扬唱腔,依旧在今日的生活舞台与艺术殿堂中流淌,不绝于耳。人们对于它的种种评议,或许还将持续不断,深入骨髓,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在中国当代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